大年初一。
犍陀羅堡。
迎著初升的朝陽,一面紅底繡著白虎玄燕李樹枝家徽的旗幟出現,後面跟著一支氣勢如宏的軍隊。
三百多騎士在前,後面是兩千名民兵排著整齊的佇列。在他們後面,還有一千人的輜重隊,趕著一輛輛滿載著糧食、箭矢的馬車,後面甚至還有數門火炮。
站在城頭上的一群將校和商人們都驚歎。
“好有精神的一支隊伍!”
“想不到這樣的隊伍居然是民兵!”
“趙王不愧是大唐軍神,哪怕是家將帶出來的民兵,也不同凡響。”
隊伍到達,沒有進城,王玄策安排他們就在城外紮營。
當天,陸續有其它隊伍開拔到來匯合,都是附近領主們的衛隊和民兵。
不怕人比人,就怕貨比貨。
同樣是領主騎士帶領的民兵,兩相一對比,高下立判,簡直是天差地別。
李家的民兵,不論是規模數量,還是裝備,以及精氣神,都遠勝其它家的隊伍。
勉強能跟李家民兵隊比一比的,也就是江夏郡公家的隊伍了。
江夏公領擁有一百名騎士,四百名騎兵,還有三千名民兵,這也是兵力最強的一個領主了。帶隊的還是李道宗的兒子,他本身是一名庶子並無爵位,但卻比較得李道宗欣賞,據說帶兵也很厲害。
李道宗家五百名騎兵,三千名步兵,裝備也都還不錯,起碼往那一站,很有氣勢。他們也自己帶來了輜重隊以及糧草補給,足足一千五百人組成的後勤部隊。
灞上李家和江夏公家兩家就為王玄策增加了六千戰兵,還有兩千五百人的輔兵部隊。
其它各家則多是幾百人,但積少成多,也是股可觀力量。
看著那一面面的旗幟,看著上面那代表著各家的圖案,王玄策臉上笑意越來越濃。
相信戒日國肯定料不到,大唐的封臣們有這樣的實力。
大唐在信度領根本就不是隻駐軍八千,十萬的隊伍都能拉的起來。
······
漢京。
正旦大朝,一年一度,再次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