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攝圖成為了沙缽略可汗,算是第六任可汗,不過因為庵羅在位時間短,因此大家更習慣把沙缽略算做是第五位大汗。
沙缽略當了大汗之後,便立了庵羅為第二可汗,又立了大邏便為阿波可汗,統御西部。
沙缽略雖然當上了大汗,但大邏便並不服,隋朝看到機會,暗中聯絡遊說大邏便和達頭,於是他們起兵反對沙缽略,此後東西部分裂,連年內戰。
沙缽略後敗於隋軍,降隋,自此後,突厥不敵中原。直到後來始畢可汗雁門圍楊廣,隋末大亂,突厥卻大興,西突厥也一直經營西域,不復與東突厥爭雄。
如今,統葉護可汗再來,反而以當年突厥的一個分支,一躍成為了突厥的大可汗。
這份得意,統葉護是相當難以掩飾的。
“想我突厥戰士勇猛善戰,可這十年來,卻內訌分裂,不能團結,反為南蠻漢人所壓制。這是豈有此理?叔父,如今突厥在叔父手中一統,侄兒別無他求,但願為先鋒,南征唐國!”突利向統葉護進言道。
統葉護雖然從兄長射匱可汗手裡繼任西突厥可汗之位時間不長,但勇而有謀,最善攻戰。北並鐵勒,西拒波斯,南接罽賓,悉歸之。控弦數十萬,霸有西域,據舊烏孫之地。
西突厥之盛,前所未有。
這次他東征,短短時間,就並有東部,實力可見。
突利一直覺得自己被唐朝玩弄了,所謂支援他取代頡利,實際上就是挑撥離間,結果他跟頡利打,跟鬱射設打,打來打去,最後讓唐朝摘了桃子,陰山以南的地方,根本沒他插手的份。
漠南其它地方雖然得到,可他的實力也在連續混戰中大損。
如今被迫投於統葉護,他一心就想引著統葉護率大軍南征。報復大唐是主要目的,也還有一份私心,就是希望統葉護和大唐兩虎相爭,若是兩敗俱傷,他說不定還有機會。
若是統葉護兵敗退回西域,甚至是戰死了,那他這個突厥第二可汗不就有機會接任這大可汗之位嗎。
“大汗,不妥。”這時一員突厥大將站了出來。
突利打眼望去,卻發現是阿史那泥孰。
泥孰是達頭之孫,射匱可汗之子,是統葉護的侄子,如今是特勤。突利面色陰沉,冷哼一聲。
“這位莫不是曾與唐朝宰相李超結拜為兄弟的泥孰特勤?”
這話一出,大家看泥孰的表情就不一樣了。
泥孰確實曾經代表統葉護,率使團去長安朝賀過李世民登基稱帝,而且聽說他在長安期間,跟唐朝宰相李超相交莫逆,還曾結拜為兄弟呢。
現在他急忙跳出來反對南征,這聽起來怎麼那麼像是胳膊肘朝外拐呢?
推薦我一位可愛的女讀者寫的書,《功夫狀元》,熊小姐的書,姑娘人漂亮,書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