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和?”阿史那社爾是真驚訝了,連一邊一直不說話的鬱射設都忍不住驚撥出聲了,“為什麼,我們現在的形勢這麼好?”
統葉護笑笑。
“當然不是現在議和,唐人還是不能小瞧的。這次是我們機會好,我打算先打進長城,把河東、河北和朔方、隴右、河西等地大搶一番,主要還是把北方長城附近的人口給搶走。唐人這兩年動作很大,從中原和南方等地,往北方邊關移民了大量人口,他們野心很大,移民實邊,這是想向北方拓充,若等他們站穩了腳,就會一點點的向北方繼續移民,不斷蠶食擠壓我們,甚至不斷往北方修長城、堡壘,把我們的牧場變成他們的田地。”
統葉護的眼光很長遠,大局觀也好。
他看出大唐的潛力,中原一統,唐朝必然可能向北方擴張,唐人會把手一直伸到陰山下。
這是統葉護不允許的。
誰控制著陰山山脈,誰就能在中原和草原的對抗中,佔據上風。
況且,陰山兩面,尤其是陰山南面,那正是最肥沃的牧場,佔據著這片地方,進可南掠中原,退可守衛漠南漠北,統葉護怎麼可能放手。
他也沒有想著佔據中原,進據洛陽長安什麼的,他想的是以長城為實際控制線,這次要狠狠的敲打下唐人,讓他們與自己簽定這個協約,讓他們承認長城為雙方的邊境。
太原,幽州、長安那些大城不好打,統葉護也不想費力去打這些城池,但這次越過長城,把唐朝北方劫掠一下,狠狠打擊下唐人,挖他們幾塊肉,這是必須的。
不過一定得把握住這條線,不能忘了目標。
“長安洛陽雖好,可卻會腐蝕我們草原勇士的雄心,當年鮮卑人是如何的強大,可他們先定都河東,後來又遷去了洛陽,甚至全面漢化,把自己當成了漢人,穿起了漢家衣裳說起了漢家話,主動的忘記了自己本來面目,結果呢,他們很快就和漢人一樣的軟弱了,最後滅國了,連退回草原都做不到。我們不能重蹈他們的覆轍,中原雖好,也終究不是我們勇士留戀之地,就留著唐人,讓他們給我們進貢就好。”
以長城為界,然後讓唐朝皇帝向突厥大可汗稱臣,再納貢、和親,這就是統葉護的真正目標。
他沒想過要去作中原的皇帝,他是突厥的大可汗,不屑做中原皇帝。讓李世民繼續做他的中原天子吧,他要做李世民和唐朝人的大可汗,這樣就好。
“如果李世民不肯稱臣納貢呢,不肯以長城為界呢?”
“那我們打到他同意為止。”統葉護冷冷的道。
樓煩關,恢河河谷。
突厥人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失敗了。
整整三天,八萬餘突厥人從一開始的信心滿滿認為必能突圍,到最後面對著尉遲恭單雄信的銅牆鐵壁,面對著羅士信牛進達他們蒼蠅一樣的騷擾,尤其是北口那隻能容十騎並行的口子,加上堵滿了谷口中的無數樹木、石頭,還有後面似乎無窮盡的唐軍弓箭手,弩手,和長槍兵,他們失敗了。
最要命的時候到了。
破關不成,突圍也不成,三天時間後,他們的糧草盡了。
進入河谷的九萬大軍,此時還剩下了不到八萬。
他們已經損失了一萬餘兵馬,傷亡達到近兩成,傷亡既大,糧草又絕,困於河谷之中,突厥人已經惶恐絕望了。
不過突厥人沒有投降,他們似乎還在堅持,還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