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樓煩關北,八百里。
陰山北,統葉護正在拔營。這些天依然每天都有大小部落首領帶著人馬前來,可他已經不打算再等了。
大營已經聚集了近三十萬人馬,有不少部落直接整個部落的男女老少都來了,弄的跟轉場一樣。人多固然勢眾,也代表著他統葉護在東部正得到認可。
但人馬太多,也有許多麻煩,整個營地弄的亂糟糟的。
補給也是問題,人多就嘴多。
何況,突利早就南下多時,而且他在另兩邊部置的兩路兵馬,也一直過來詢問什麼時候出擊。
“是時候出擊了。”
高大的統葉護志得意滿。
“突利估計都已經過了雁門關了,咱們可得抓緊點,要不然,好東西都讓他給搶去了,哈哈。”統葉護跟一眾被他封為頡利發、吐屯發、俟利發等官爵的大小酋長們笑道。
沒有人懷疑統葉護的話。
突利可是帶著十萬人馬南下,他們上一次收到的訊息,是李靖狡詐的用計伏擊了突利的五千契丹前鋒,突利隨後率軍追擊,李靖一路南逃。
“但願突利能夠慢點,要是他直接打進太原了,那太原城裡的好東西肯定就沒我們份了。”阿史那社爾說道。
“出發吧!”
大軍拔營,但因為營地裡人馬實在太多,尤其是許多部落是帶著整個部落來的,甚至還帶著他們的牲畜帳篷等等,各部自帶的糧草,也都是少量肉乾,加上大群活的牛羊,因此號角聲中,速度慢騰騰的。
統葉護嘴上說擔心突利打太快,但實際上行動卻一點也不急,甚至有意放慢速度,他心裡甚至期待著李靖跟突利多打幾仗,最好是讓突利多損耗一些。
最好是讓突利吃個大虧,這樣他這個大汗再擊敗李靖,那麼自然就更好了。
“社爾。你說,這次我們南下,打到哪收手合適?”統葉護問阿史那社爾,這位鬱射設的兄弟,頡利的侄子,很受統葉護欣賞。
“當然是打到黃河去,打進長安和洛陽。”
統葉護笑著搖了搖頭。
“跟下面各部的人,我們可以這樣說,但我們自己得心裡有個數。”統葉護從兄長手裡接過西突厥的可汗之位雖然才三年多,但他在西域也是一直統兵打仗的,接過可汗之位後,能在三年內,讓西突厥更盛,把波斯和東羅馬都給壓住,可是靠的真本事。
統葉護一直很重視李唐。
“這次若不是中原大災,突厥也沒有機會東西一統。說來,李唐很厲害的,他們在北方看似沒什麼動作,卻成功的讓頡利和你們互相攻伐,又煽動了鐵勒人做亂,差一點,唐人就得到了整個陰山以南了。”
阿史那社爾年青,但腦子聰明,他剛不過是故意在統葉護面前表現的那樣。
“那大汗是如何打算的?”
“我打算跟唐人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