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李世民最近很頭疼。
關中的旱情也越來越嚴重,大片大片的莊稼已經枯死了,李世民最近天天去祈雨,可這老天一點面子都不給。李世民在祈雨臺上曬的脫皮,可連塊烏雲都看不到。
久旱不雨,求雨又不至,李世民無奈之下,只得停止了祈求,然後向天下下了一道罪已詔。
雨不下,京中的糧價卻又開始漲價了。
漲價雖然是在意料之中,但漲幅太快了。
鬥米二百錢,這已經算是大唐開國六年以來的最高價,這個價格,卻還在不斷的上漲之中。據報,市場上糧鋪現在每天的糧價牌子都要換上好幾次,而且每天到了午後,就關門停止售糧了。
常平倉也早就停止放糧了。
不敢放糧。
倉中糧食太少,要是糧食放完了,更加沒辦法了。
頭疼的事情越來越多,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
這個時候,卻還有人在瞎胡鬧。
李世民一招手,內侍抬來幾口大箱子,擺在了御史大夫杜淹和御史中丞孫伏伽的面前。
“你們自己看看吧,這些奏摺全都是彈劾文遠的。如今時局艱難,朕日夜憂心,宵衣旰食,卻還要看這麼多這樣的奏摺。你們知道朕看到這些奏章之後最想說什麼嘛?”
“朕想罵娘!”
“這些御史言官,不知道為君王解憂,為國出策。這個時候了,卻還在攻擊那些認真為朝廷辦事的人。文遠出任地方,辛苦辦事,費盡心思,只為能為朝廷分憂解困,可就因為動了那些地方豪強們的糧袋子,結果這些人就群起而攻。朕知道,朕的這些言官中,就有不少是來自山南的。都這個時候了,還想著這些,太讓朕失望了。”
“朕對你們兩個也很失望,朕把御史臺交給你們二人,可你們怎麼管理御史臺的,就是讓他們攻擊朕的宰相嗎?”
杜淹和孫伏伽把頭垂的很低。
對於這次御史們彈劾李超,其實杜淹和孫伏伽在御史臺有過爭論。孫伏伽覺得應當攔截,而杜淹覺得李超在山南做的事情有些過了,讓言官們彈一彈,也能讓皇帝知道。
杜淹是御史臺長官,有他的支援,最終彈劾的奏章就如雪片一樣。
只是皇帝現在對李超的信任,是遠超過杜淹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