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突厥人來說,損失了梁師都這條狗,有些惱火,但考慮到目前的形勢,他也願意暫時先放一邊。
大家各有所圖,於是笑呵呵的繼續維持友好,重劃了下實際控制線,然後通商友好。
朔方,一下子安寧下來。
那一片片的稻田裡,正是解甲歸田的府兵們帶著自己的家人在忙碌,稻花香裡,蛙聲一片。
他們年紀大點的兒子也跟著在田裡忙活,小些的則在田野間玩耍。有的在放牛,有的在拔草,還有些則在讓捉泥鰍抓螃蟹。
稻田邊的黃河裡,白帆點點,商船正往來不斷。
很難想象,這片安樂的景象會是在這裡,僅兩月前,這裡還是敵境,這裡還面臨著一場大戰呢。
朔方八州的田地基本都重新丈量登記過了。
五萬府兵分成數十個軍府,散佈在朔方八州,五萬鄉兵也解甲歸田。府兵、鄉兵們,都分到了不少的田地,大批的稽胡人,以及其它胡族,也都在大唐官府登記入籍,也分到了屬於他們的一份均田,他們的名字也上了大唐的戶籍,成了大唐的課丁。
現在的不少水稻莊稼,其實都還是原來偽梁國的百姓種的,不過李超早已經把田連莊稼一起分掉了。
分到誰名下的田,連上面的莊稼,自然都成了新主人的。
今年的糧食種植的還不算多,現在移民過來了,地都分下去了,重新疏通引水渠道,修排水溝,把荒地復墾,明年糧田肯定要翻好幾翻的。
寧遠城做為最前線,駐軍九千五。
這九千五百府兵,其實也不用全都當值的,按朝廷府兵番上的規矩,寧遠城府兵分為了五班,輪流值守。今年朝廷特旨,免朔方鎮府兵番上,不用去京城當值。只需要分五班,一當到寧遠城當值,一班留各地軍府訓練鎮守,剩下三班在家種地。
稻米還剛灌漿抽穗,這斷時期是最需要水的時候,一點水也斷不得的。要不然,稻穗最後就會結癟的稻子,根本不會有米。
大家都很用心的在田野裡面巡視,各家商量著分水灌田。因為都是府兵,倒是都能講道理的,不會如一般鄉下,有的大族仗著家族人多,欺凌弱小,霸著水不給別人放的情況。
大家輪流著放水,這樣都不會有田乾死。
寧遠的雨水少,遠少於中原。就算是夏季,可能一陣暴雨過後,很快又停了。太陽一出,可能好多天都是晴空萬里。
好在還有黃河,有引水渠,可以從黃河引灌溉兩邊的田地。
實在等不及排隊的,也有人動手挖井。
這裡的地下水都比較豐富,不像是在關中有些地方,可能要挖很深都不見水。這裡挖不多深就有水,捨得的就再打一架井車。有些捨不得的,直接就架個軲轆提水。
總之,千方百計的保水。
李記錢莊也進駐了寧遠城,在城裡買了一塊地皮,在十字街口,蓋起了一棟很大的鋪面。李記錢莊,就對所有的寧遠府兵們提供抗旱保苗貸。
他們向每個府兵提供一筆貸款,用於抗旱保苗。只是要府兵,都有資格貸十貫以下。
而西城的寧遠水利工坊,則向府兵提供優質的各式水車,井車、翻車、踏車等等,物美價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