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兩個辦法可以讓朝廷一年增收百萬,其中的國際貿易若是操作的好,幾年後還能更多。
這大大超出李世民的預期了,畢竟原本他只想要一百萬貫錢養北衙,宰相們肯給五十萬,他還差五十萬而已。
但哪有人嫌錢多的。
皇帝也一樣不嫌錢多啊。
五十萬貫能辦五十萬貫的事,有一百萬那就可以辦一百萬的事情,若是錢更多,還能辦更多的事情。
“文遠,第三個辦法是什麼?”
李超民萬分期待,兩個辦法能增收一百萬,那這第三個辦法肯定更好。
“陛下,這第三個辦法,能讓朝廷立馬得財三千萬貫以上,得土地千萬畝,新增人口近千萬!”
李超的話一出,政事堂中,皇帝和宰相們都面色各異。
他們一下子知道了李超說的這第三個方法是什麼了。
滅佛!
之前李超就已經上書萬言書,但李世民看過之後,只是交給一眾宰相們看過,並未給其它官員看。這件事情,算是頂層在議論。
不過玄武門之前,太上皇李淵當時和裴寂封得彝等宰相們,可是已經達成了一致,要滅佛的。當初政事堂上同意的那些人中,現在還有好幾個在今天的政事堂中,蕭瑀、陳叔達、楊恭仁他們都曾經是表態同意的。
能讓李淵他們君臣都達成滅佛一致態度的,並不是說佛法有怎麼怎麼不對,原始佛教的教義,是引人向善,還有讓人修煉,人人成佛等。佛教比較溫和,雖也有彌勒教等是邪教,在亂世中搞造反等,但畢竟少數。
對朝廷來說,百姓信佛,這本不是壞事。
和尚們一心念經崇佛,崇拜偶像,也不是壞事。
但壞就壞在規模失控,已經嚴重的影響了朝廷。
歷史上甚至也有不少皇帝崇佛,比如南梁武帝,還出家,甚至要大朝們出鉅款把他從佛寺裡贖回朝堂,然後沒多久又來一次。大規模的出資修建佛寺,等等。
結果留下了南朝四百八十寺這樣的詩句,還有梁很快就亡國了。
唐朝初年,朝廷不斷的滅掉一個個反王,逐漸一統天下。可李淵卻發現,自己大唐的戶籍少的可憐。
隋朝的近九百萬戶,差不多五千萬人口,到了他一統天下,結果只剩下三百萬戶,一千五百餘萬人口,課丁更只剩下二百餘萬。
這點戶籍人口,不過隋的三分之一。
可隋亂才十幾年而已。
不可能死了這麼多人。
人哪去了?
逃了,隱了。
朝廷搞均田,使不少逃丁回籍或就地安置,但隱戶卻依然極多。
被世家豪族隱了,被寺廟和尚們隱了。
李淵沒能力直接對著世家豪強們開戰,便只有拿和尚們開刀了。
誰讓他們那麼的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