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如西山八國等一些小番國,雖然也自稱國,其實都是隻有兩三萬人口的小國,多數都是在川藏邊界一帶生活。
由於張超的積極招商,使得這些番邦都到洮州來貿易,張超跟他們關係還不錯。這次,張超早早的就讓人給這幾國的國王送信,邀請他們派使者入京朝貢。
張超描繪了不少與大唐結交的好處,還真把這些人都忽悠過來了。
眼下大唐初立,張超覺得自己湊了一支十八國使團入京朝貢,肯定能讓李淵非常有面子。
“三郎啊,咱們入個京而已,要帶這麼多人?”
“這次可不僅僅是我們入京朝集,我們還要押送許多牛馬皮毛黃金等物入京,這都是我們洮州上繳朝廷的稅收和方物。價值幾萬貫的東西,豈能有失?何況,這次還有十八國使者入京,我們一定得做好準備工作!”
已經死賴在張超的牙兵裡做都頭,根本不再回去當車騎將軍的牛見虎四個,雖然有時大大咧咧的,但也並不傻。張超的話並沒有糊弄住他們。
“三郎,我覺得還是少帶些兵好,帶這麼多兵入京,好多人看著呢!”
張超沒有再說話,只是搖了搖頭。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再著八百牙兵入京啊。
可是不帶也不行,上次李世民突然前腦發熱,都準備跑到隴西來投奔他了。幸好後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他們勸住了,李世民若是突然就跑到隴西來,那不成了皇子出奔?這樣跑來,那不等於是造反了?
雖然李世民想要攬個送親使的名頭在身,借送公主和親吐谷渾之機先去吐谷渾,然後回來時去隴西找張超,可這事情還是太過魯莽了。
你堂堂皇子,是說想去哪就能去哪的?
你突然拐到隴西去,皇帝會怎麼想?
一直盯著他的太子肯定就是要一頂謀逆的帽子扣上去的,甚至李淵估計都會這樣想。後來房玄齡派了個人到隴西秘密見張超,傳遞了一封密書。上面是用他們以前約好的暗語寫成的,一封較安全的密碼。
看過那封信後,張超就燒了。
但內容他卻是一直記得的,房玄齡說秦王最近情緒很不穩定,幾度想要離京出走。言外之意,李世民已經有些絕望了,他想要拼命。
怎麼拼命,當然就是出外造反了。
這是張超最不贊成的,也是最怕的。
李世民只是個二皇子,上面還有太子和皇帝呢。他若是在京城搞個宮變什麼的,還是有些機會的。但如果跑到外面來造反,那肯定就得打仗。
到時多少人願意跟著李世民?
李世民的情況甚至會比朱棣差的多,比較朱棣起兵時,朱重八死了,是他侄子在當皇帝。可李世民的爹李淵還活的好好的呢,李淵要是調兵勤王,那些將領豈會不聽?
李世民的手裡可沒有多少兵,跑來隴右,張超手裡一萬兵,還有半數是李淵的元從禁軍。這些府兵,到時是聽張超的跟著李世民造李淵的反,還是直接就討逆勤王,還真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