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有些沉重的來到他們面前。
“嫂子,節哀順便,青大哥在黎陽戰死了。我們沒辦法帶回他的遺體,只能帶回他的骨灰。”
柯山和柯五也向另兩家人報哀。
原本喜悅的村門前,氣氛立即變的凝重起來。
柯青的媳婦發出慘叫,抱著孩子嚎哭,跌坐地上。
“青郎,你說過你很快就回來的,你個挨千刀的怎麼就這樣走了,你讓我們娘倆怎麼辦啊,孩子還這麼小,讓我們以後怎麼活。”
哭聲四起。
村民們都幫著安慰。
打仗就是如此,上次老爹他們出征回來時,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一回了。
張超長嘆一聲,這樣的事情看的人心痛。但戰事頻繁,府兵們受召上陣,馬革裹屍而還也是常有的事情。可憐了那孤兒寡母。
“嫂子,請節哀,以後大家都會幫著照顧你們的。”
在村門口安慰了許久陣亡村民的家眷,張超父子才得以回到家裡。
管家、馬賬房、牛獸醫還有村正、七娘都跟過來,張超爺倆這麼久沒有在家,家裡的事情都得跟他們彙報。
張超讓大家坐下,然後問,“七叔公,新窯建的如何了,可否完工?”
村正七叔公連忙道,“已經差不多都好了,那個屋裡牆壁也涮過了,屋裡院裡地上都鋪了磚,井也打了,那井車、水車都完工了。”
聽到這個好訊息,張超很高興,“那家裡的地暖、水管、下水道這些都弄好沒?廁所、浴室呢?”
“也都按你先前的要求弄好咧,現在就是外面的牌坊還沒完工。”
“傢俱呢?火炕呢?”
“那個還差點,炕灶都早好了,那些傢俱也按你的要求打了,不過還有一些桌椅沒打完。”
“走,先去新窯看看。”
光是聽村正說,張超也還有些不太放心。
於是大家便都跟著又往村西的新窯洞走去,遠遠的,張超就看到村路通往新窯的路鋪上了磚,那個院前的牌坊也做的差不多了。
靠著洗澡溝的坡上,早削平了一大塊崖壁,張家的新窯洞就在這裡。
黃色的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