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便和老爹一起,坐在屋裡生了盆火,幾個人一起烤著火一起聊天。談的還是建新窯洞的事情,得請哪些窖匠,請哪些村民來幫工,該買些什麼料,還要得買菜之類的,事情很多。
不知不覺,一個時辰就已經過去了。
這個時候天也完全黑了,村裡開始寂靜下來,多數村民都是日落而息。晚上舍不得點燈費油,要麼燒堆火烤烤,要麼就只能早早上床。
老爹點起了油燈,油燈用的的豆油,雖是點燈用,卻並不便宜。太平年月都得一百來文一斤,現在糧食貴,這豆油也跟著貴,一斤得好幾百文,點一個晚上,起碼得一兩油,要數十文錢。
面已經發酵過了,現在要開始放入酵頭二次發酵。
張超把化好的老面酵頭與發過的面混合均勻。
可惜沒有糖。
這年代蔗糖都還只是印度人才會些最初級的提煉技術,這樣的蔗糖還昂貴無比,且極為稀少。大唐的百姓要吃甜,多數只能吃蜂蜜。
要麼就是吃麥芽糖,大唐的麥芽糖甚至還有個專門的名字,叫做餳。而大唐的甜品飴,也就是加餳的飲料,甘之若飴,就是來自於此。
老爹家裡既沒蜂蜜也沒麥芽糖,更沒庶糖,張超也只得做罷。
放入了化好的老面酵頭後,張超又加入了一點點的面鹼,這也是他的黃饃饃與大唐蒸餅最大的不同了。
加入溫水,把麵糰和成軟硬適中之後,張超把麵糰放入一個大碗,再次蓋上。這一次,得發酵四個時辰。
“好了,等明天天一亮,面就發好了。”
“這就好了?”老爹他們都覺得驚訝,也普通的蒸餅也沒啥區別啊。
“家裡有紅豆和紅棗不,有的話,我做點紅豆泥餅餡,明天放蒸餅裡。”
柯小八連忙道,“我家有,我家有,我去拿來。”
不等張超回話,他就已經跑出去了。
一會,柯小八就已經跑了回來,果然拿了紅豆和紅棗。張超便把紅豆和紅棗洗淨蒸熟再做成紅豆餡,完事,大家還都看著他。
“現在大家都去睡一覺,明天早上面發好了,就做紅豆棗餡蒸餅。”
簡單洗洗,張超睡去了。
天還沒亮,張超就被叫醒了。
睜開眼睛一看,老爹還有其它四個全都衣服穿的好好的站在他床邊呢。
“三郎,面發好了哩。”
張超看他們一個個紅著眼睛的模樣,估計昨晚他們都沒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