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忽然有軍士來報,袁紹聚四州之兵,共得二三十萬大軍,目前已經進軍至倉亭一帶再度設下營寨,前來迎戰曹操所部大軍。
曹操聽聞此事之後,頓時心中大喜,想要一戰定下河北歸屬,遂親自提兵前進,前往倉亭一帶設下營寨,曹袁兩軍再度對峙了起來!!!
次日,曹操和袁紹兩軍同時出兵,分別在各自大營方向設下陣勢,曹操率領軍中眾將來到陣前觀望袁紹大軍形勢,袁紹也帶著自己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外甥及文官武將來到陣前。
曹操看到袁紹之後,打馬上前一段距離,大笑著喊道:“袁本初,你如今計窮力盡,何不思早日投降與我呢?否則等到你再度戰敗,我的戰刀架到你脖子上的時候,再想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袁紹見曹操竟然敢如此輕視自己,頓時心中大怒,回頭看了看眾將,道:“誰敢出馬,與我斬殺曹操!!!”
袁尚想在父親面前展露一下自己的本事,遂揮舞著手中雙刀,飛馬出陣,來往賓士,高聲喝道:“賊將,誰敢前來與我一戰!!!”
曹操指著袁尚,看向眾將問道:“此將是何人?”
有人認出了袁紹,連忙回道:“回稟丞相,此人乃是袁紹的三子袁尚是也!”
此人話音剛落,便看到一員大將挺槍而出,打馬前去迎戰袁尚,曹操連忙望去,只見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徐晃的部將史渙是也。
兩騎相交,交戰不過三合,便看到袁尚忽然撥馬刺斜而走,史渙見袁尚戰敗,連忙前來追趕,袁尚在暗中拈弓搭箭,忽然翻身背射,一支羽箭正中史渙左目,史渙立時墜馬而死。
袁紹見自己兒子得勝,頓時心中大喜,趁著軍中士氣高昂的良機,連忙揮鞭一指,發出了全軍衝殺的命令,曹操見此,也毫不示弱,隨即下令反軍衝殺,大隊人馬擁將過來,雙方將士混戰大殺一場,直到天黑之後,這才各自鳴金收軍還寨。
雙方大軍收兵之後,曹操和軍中眾將商議破敵之策,程昱思慮片刻,上前獻出十面埋伏之計,勸說曹操先退軍於黃河岸邊,再在中途設下伏兵十隊,引誘袁紹大軍追擊到黃河岸邊,將全軍置於死地而後生,以韓信的背水一戰之法大戰袁紹,只要能殺到袁紹大軍敗退,到時伏兵四出,定可一舉殲滅袁紹大軍!
曹操聽完程昱的計策之後,頓時心中大喜,隨即將左右兵馬各自分為五隊,準備實行十面埋伏之計!
曹操左軍五隊的領軍之將分別是:一隊夏侯惇,二隊張遼,三隊李典,四隊樂進,五隊夏侯淵;右軍五隊的領軍之將分別是:一隊曹洪,二隊張郃,三隊徐晃,四隊于禁,五隊高覽,每隊兵馬都有三千到五千不等的兵馬隨行。
是夜,十隊伏兵便搶先一步出發,進入到了預設的埋伏地點,伏兵安排好了之後,曹操遂以中軍許褚則為大軍先鋒,引兵前進,偽作劫寨之勢。
袁紹擔心曹操大軍再來劫寨,早已經做出了應對之策,全軍將士皆是枕戈待旦,看到曹操大軍果然前來劫寨,袁紹所部五寨人馬一齊俱起,紛紛來攻曹操大軍。
許褚見此,回軍便走,袁紹見曹軍戰敗,連忙率領大軍繼續追趕,大軍將士喊聲不絕,一直追擊曹操大軍到天明的十分,把曹操所部大軍給追到了黃河岸邊。
曹操大軍被黃河攔住去路,再也沒有退路可言,軍中將士都有些慌亂了起來,畢竟之前袁紹所部大軍被黃河淹死的景象就近在眼前,他們可不想成了黃河水鬼!!!!
曹操見此,連忙大呼道:“前無去路,諸軍何不死戰?”
曹軍將士聽聞此言,紛紛回身奮力向前,直向著袁紹大軍衝殺了回去,許褚飛馬當先,力斬袁紹軍中十餘名大將,許褚身後的曹軍大隊跟隨許褚一起衝殺,將袁紹大軍攪得一片大亂,袁紹見此,連忙率軍撤退,曹操見計策得逞,也連忙率軍追趕了過來。
袁紹大軍正在撤退的時候,忽然聽聞一聲鼓響,只見道路左邊夏侯淵率領數千兵馬直向著袁紹大軍衝殺而來,右邊高覽也率領數千兵馬直向著袁紹大軍衝殺而來,兩軍衝出,袁紹大軍頓時大亂。
袁紹將自己的三子一甥聚集在一起,在軍中將士的護衛之下,這才拼死衝了出去!!
袁紹敗軍又行不到十里,只見左邊樂進又率領數千兵馬直向著袁紹大軍衝殺而來,右邊于禁也率領數千兵馬直向著袁紹大軍衝殺而來,兩路兵馬一路大殺特殺,直殺得袁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渠。
袁紹率軍衝出之後,又行不到數里,只見左邊李典率領數千兵馬直向著袁紹大軍衝殺而來,右邊徐晃也率領數千兵馬直向著袁紹大軍衝殺而來,兩軍將士在此截殺一陣,袁紹大軍死傷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