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九百二十九章 落後的代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二十九章 落後的代價 (2 / 2)

鄭勳睿已經做好了準備,要返回京城去了,此番遼東之戰,以及後來的議和,耗費一個多月的時間,接近兩個月,接下來遼東就是遼東和遼南封鎖商貿事宜,這件事情鄭勳睿不需要守在錦州,隨著鄭勳睿返回京城,鄭家軍大部隊也將陸續返回,計劃留在西平堡、廣寧、錦州、寧遠等地的鄭家軍將士,總人數為三萬人。

至於說下一步進攻瀋陽的時間,需要根據情報來做出決定。

議和的事宜,周延儒詳細給皇上稟報了,皇上對此事不是特別的關心,周延儒自身也不是特別關心,可謂是漫不經心,他很清楚,大明朝廷根本不在乎此番的議和,不管議和達成了什麼協議,大明朝廷都是不會遵守的,此番議和的唯一好處,就是鄭家軍沒有經過廝殺,就直接收復了廣寧和西平堡等地,完全佔據了遼河以西的地方。

周延儒看了看身邊的鄭錦宏和楊廷樞等人,還是咬牙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兵不血刃收復廣寧和西平堡等城池,徹底掌控遼河以西的所有地方,表面看是好事情,其實這是皇太極和代善的緩兵之計,此次議和能夠讓八旗軍從容撤離這些地方,若是鄭家軍進攻廣寧等地,一樣是能夠收復所有地方的。。。”

周延儒說完之後,鄭勳睿微微點頭。

“周愛卿說的不錯,皇太極議和之目的,就是想著爭取時間,就算是沒有此番的議和,鄭家軍也能夠完全收復遼河以西所有地方,八旗軍在這些地方已經沒有抵禦的能力,皇太極更不會將主要的精力放在這些地方。”

“鄭家軍進攻這些地方,可能會給八旗軍造成一定的殺傷,但可能性不是很大,遼東之戰,八旗軍已經成為驚弓之鳥,一旦鄭家軍決定進攻,那麼八旗軍肯定會以最快的速度撤離,就算是鄭家軍佔據遼河以西所有地方,也不大可能再次對八旗軍造成重大的傷亡。”

“遼東之戰,留給皇太極的教訓是慘痛的,皇太極此人,不可能在一個地方摔倒兩次,今後鄭家軍渡過遼河作戰,將要面對的全部都是硬戰。”

“朕早就說過,不要計較眼前的得失,你們都是內閣大臣,日後處理政務的時候,牢記這一點,不要因為眼前的小事情,而耽誤大事情,先皇在位的時候,這方面處理就不是很好,不管是在處理流寇事宜,還是在面對滿八旗的時候,裹足不前,導致災禍愈演愈烈。”

說到這裡的時候,鄭勳睿突然提高了聲音。

“內閣必須牢記一點,國富民強才是根本,你若是沒有實力,說什麼話別人都是不會理睬的,你若是有了強勁的實力,別人不敢對你說任何不敬的話語,我大明朝廷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平定後金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海外貿易以及商貿等事宜,也需要內閣格外的重視。”

“我大明朝廷之前對於商賈的輕視,以及那些所謂的朝廷與民爭利的彈劾,今後朕不想看見了,東林黨人之出發點,朕不評判其對錯,可他們後來的做法,讓朕不齒,在南方勾結商賈,一旦朝廷準備徵收商貿賦稅,他們就開口說什麼與民爭利,為商賈爭取利益,可他們卻睜著眼睛給已經不堪重負的農民增加賦稅,導致流寇橫行。”

“治大國如烹小鮮,內閣做出任何的決定,都是要經過深思熟慮的,任何的決策,最好是符合朝廷之利益,又能夠兼顧百姓之利益,除非是特殊情況,否則朝廷不要輕易去侵害百姓之利益。”

。。。

鄭勳睿這一次說了很多,其實內閣在他的影響之下,已經做出了很大的改變,內閣的權力相對集中了,皇權更加的穩固,政令推行不會收到申毛毛阻礙,撤銷言官、強化都察院的職權,更是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鄭勳睿很明白,再好的制度都是需要人去執行的,故而在官吏的培養方面,是需要耗費極大氣力的,他在世的時候,能夠保證制度的落實,可一旦他閉上眼睛,將會發生什麼事情,誰知道,歷史上那些鼎盛的王朝,譬如說大漢和大唐,不也在很短時間之內就衰落了。

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培養一大批嚴格執行制度的官吏,這將是永遠存在的任務。(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