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3004(; 鄭勳睿原來是打算兩面出擊的,水師正月出徵,遼東和遼南的戰鬥則是五月份進行,不過水師的凱旋,讓征伐的事宜暫時耽誤了,認真思考之後,鄭勳睿做出了決定,推遲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既在瑞元二年的七月開始對遼東和遼南的征伐。
鄭勳睿可不會給大清國和皇太極太多喘息的機會。
其實朝中的文武大臣是更加的著急,遼東全面陷落,僅僅是山海關還在鄭家軍的掌控之中,原關寧錦防線的其餘所有地方,全部都失去了,當然這不是鄭家軍的責任,不過鄭勳睿已經登基,說起來全面收復遼東就是他的任務了。
剛剛登基的時候,甚至在沒有登基之前,鄭勳睿都想著率領鄭家軍,一鼓作氣的殺向遼東,最終殺向瀋陽,徹底摧毀大清國,不過也正是因為登基成為了皇帝,鄭勳睿的眼光更加的深遠,他發現北方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太多,這個時候不適宜馬上征伐廝殺,北方需要休養生息,需要一段時間的平穩,故而鄭勳睿克服了內心之中的渴望,暫時延緩對大清國的征伐。
登基一年時間,鄭勳睿和朝廷在北直隸、河南與山西等地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無數的錢糧運抵了這些地方,救濟百姓,各地官府也給與了不少商貿交易的優惠政策,不過一年時間過去,北方迅速恢復了生機,老百姓感覺到生活有盼頭了,精神氣自然漲起來。
一年時間還是太短,河南與山西等地尚在恢復的過程之中,這是一個稍微有些長的過程,至少需要三五年左右的時間,不過鄭勳睿絕不會等待這麼長的時間。
大同、宣府、延綏、寧夏等邊鎮,朝廷悉數都撤銷了,在鄭勳睿看來,這些地方根本就不是什麼邊鎮,不管是遼東還是草原。都是大明王朝的國土,人為的在大同等地設立邊鎮,其實就是對自身的羞辱。
按照七大軍區的劃分,維持北方穩定的任務。就落在了鄭家軍第一軍區和第二軍區的身上,第一軍區的總兵洪欣濤和第二軍區的總兵洪欣貴時時刻刻都想著征伐八旗軍和草原的事宜,如今洪欣貴已經到巴達維亞,主持大明皇家南洋貿易公司海上貿易的事宜去了,領侍衛內大臣洪欣瑜出任第二軍區總兵。
洪欣瑜更是清楚鄭勳睿的心思。上任之後,即刻開始集結大軍,準備征伐。
大理寺丞梁興力出任領侍衛內大臣,原淮安府知府陳子龍出任大理寺丞。
如今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六月初,剛剛成立不久的海外貿易司還在拼命忙碌的時候,陝西巡撫李巖、山西巡撫馬代坤、第二軍區總兵洪欣瑜的加急奏摺到了京城。
調查署的情報也送到了鄭勳睿的手裡。
奏摺與情報說到的都是一件事情,那就是滿八旗已經進入草原,準備開始在草原的征伐,相比較來說,調查署的情報更加的詳盡。而陝西和山西的奏摺,主要還是表現出來草原鄂爾多斯等部落的擔心。
儘管鄂爾多斯部落已經成為草原數一數二的部落,但對大清國還是非常畏懼的,特別是畏懼滿八旗,這也是多年形成的習慣,當初滿八旗征服草原部落的時候,經過了無數次的征伐,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曾經親自率領滿八旗進入到草原征伐,諸多草原部落就算是聯合起來作戰,也不是滿八旗的對手。
這種失敗的恐懼。或者說滿八旗表現出來的勇猛,鐫刻在各個草原部落的心中,儘管說這麼多年過去了,草原部落對八旗軍還是有著深深的敬畏。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鄭勳睿當然不能夠埋怨鄂爾多斯等部落的恐懼。實際上他也相信,僅僅憑著草原部落的戰鬥力,是不大可能戰勝八旗軍的,在沒有外力干擾之下的戰鬥廝殺,草原部落依舊會失敗,儘管說鄂爾多斯部落已經擁有不少的毛瑟槍。可他們也打不過滿八旗。
滿八旗的戰鬥力是擺在那裡的,可以說與鄭家軍騎兵不相上下,只不過從戰鬥的氣勢以及心理方面,鄭家軍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當然,有了紅夷大炮、弗朗機和毛瑟槍的鄭家軍,就不是八旗軍所能夠抵禦的。
鄭勳睿沒有想到,皇太極居然做出了進軍草原的決定,這個決定與他所擔憂的情況有所相吻合,皇太極只要努力穩住了草原的局勢,那麼就有了可以依託的地方,萬一在遼東遼南等地敗給了鄭家軍,可以大規模的進入到草原,依託草原部落抵禦鄭家軍的進攻。
鄭家軍出兵遼東和遼南,同時也要兼顧草原的局勢,鄭勳睿的想法是,鄭家軍對八旗軍的主力實施重點打擊,草原的鄂爾多斯、葉爾羌、吐魯番、土默特等部落在草原上展開對科爾沁、察哈爾等部落的進攻,如此皇太極將失去所有的依託。
一旦鄭家軍打敗了八旗軍,滅掉大清國之後,轉身就會進入到草原,展開對科爾沁、察哈爾、外喀爾喀等部落的打擊,一鼓作氣的統領整個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