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八百九十七章 理順體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九十七章 理順體制 (2 / 2)

更加讓各級官吏擔心的是,一旦被罷免官職,甚至是遭遇到大理寺和提刑按察使的處置,就失去了所有的收入,生活都沒有保證了,要知道朝廷對於官吏是負責終生的,致仕之後也可以領取一定俸祿的。

嚴格要求的同時,官吏的俸祿也是按照最新的標準準時發放,朝廷專門做出了規定,每月的五日為發放俸祿的時間,戶部以及地方上的戶科、戶房等等,無比將官吏的俸祿整理出來,報送到各地的大明皇家銀行,官吏隨時可以到皇家銀行去領取個人的俸祿。

各級官府需要的公務開銷方面,也由朝廷直接負責,不需要官吏自掏腰包,這件事情在每年開年的時候,各級官府自行核算,看看一年需要哪些方面的開銷,之後統一報送到省府州,經過稽核之後,由戶部直接撥付,戶部則會採取抽查的方式,核實各級官府的開銷是不是合適,若是發現了問題,同樣要追責各級的主官。

一方面是生活方面充足的保證,另外一方面是嚴格的要求。

這樣的做法讓各級官吏口服心服。

新的體制和機制落實下去的時候,鄭勳睿都累的人仰馬翻。

包括皇后娘娘文曼珊在內的諸多人,也是叫苦不迭,作為大明皇家銀行總部的行長,文曼珊可沒有輕鬆的時刻,特別是各級的皇家銀行剛開始負責官吏俸祿發放的時候,數不清的文書送到了京城,幾乎都是請示該如何做的,也有很多叫苦不迭的。

這個時代可沒有計算機,一切都要靠算盤計算出來,還不能夠出現任何的錯誤,其工作的強度可想而知,要命的是鄭勳睿對銀行運作的這一套體制也不是特別的熟悉,只能夠是要求大明皇家銀行不斷的摸索。

文曼珊儘管熟悉了錢莊的所有操作程式,也知道其中的奧妙,可一下子多出來了這麼多的事情,同樣是手忙腳亂,很多時候都要與卞玉京和冬梅等人商議該如何做。

到瑞元元年底的時候,大明各級官府都是忙的熱火朝天,相比較起來,士大夫和百姓倒是顯得優哉遊哉的。

忙碌肯定是有效果的,到了瑞元二年六月的時候,一切的體制和機制基本理順了,無非是一些小的細節方面,還需要完善和推敲,而這一套的體制和機制,遠遠強於當年張居正推行的考成法。

各級的官吏在都察院和上級的雙重監督之下做事情,一般來說不敢有什麼非分之想,官吏的俸祿全部由皇家銀行負責發放,而且時間是固定的,任何人都不要想著貪墨,能夠動腦筋的無非是地方官府擁有的自身開銷的錢財,各級的主官都是在國子監或者講武堂培訓過的,都是想著好好做事情的,暫時也想不到貪墨錢財的事宜。

鄭家軍的管理就更加的規範了,軍士能夠按時領到軍餉,足以保證家庭的開銷,軍官根本不可能貪墨軍餉,而且七大軍區都有都察院專門派駐的人員,包括都督府和淮安火器局,人家牢牢盯著錢財的開銷。

至於地方上賦稅的收取事宜,與地方官吏的收入是掛鉤的,窮的地方收入少一些,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富裕的地方官吏若是懶惰,那自身的收入就會減少,誰都不願意的。

唯一有些問題的方面,就是各地道路的修整和溝渠修整的事宜,畢竟這方面需要開銷的錢財太多,朝廷是不可能滿足的。

內閣也吃驚的發現,透過這樣的體制和機制來管理地方,在逐漸適應之後,要順利很多,地方上的工作熱情也被調動起來了,有些時候甚至不需要上面的催促,下面就將該辦理的事情全部都辦好了,特別是在賦稅的收取方面,更是出奇的順利。

瑞元二年,大明賦稅的構成也出現了重大的變化,商貿賦稅高居榜首,其次是海上貿易的賦稅,最後才是農業賦稅。(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