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做夢都想不到,官軍居然會主動進攻。
按照一般的規律來說,官軍此刻需要做的就是投入重兵保衛糧道和糧倉,不會主動對他麾下的軍士展開進攻,畢竟官軍對他的計劃是不清楚的,在保護糧道的問題上面,任何的軍隊都會採取保守的措施,死守糧道,護衛糧草的安全,除非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官軍完全掌握了對手的底細,敢於直接發動進攻,消除一切的威脅。
遭遇戰在距離襄陽五十多里地的地方展開,對於李定國來說,這是一場非常突然的遭遇戰,也是他完全沒有準備的遭遇戰,官軍派遣參與戰鬥廝殺的人數達到了萬人左右,而且是有備而來,這絕不是他麾下的三千人能夠應對的。
李定國參與了無數的戰鬥廝殺,對於官軍的戰鬥能力不是很看得起,但是人數上面的懸殊實實在在,而且對方有準備,他沒有做好真正廝殺的準備。
可李定國畢竟是驍勇的將領,戰鬥廝殺剛剛開始的時候,他就迅速做出了決定,與進攻的官軍死命的拼殺,絕不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撤離。
這樣做表面上看是非常不理智的,但也是唯一能夠保全部分義軍軍士生命的辦法,若是在戰鬥廝殺剛剛開始的時候,就率領三千義軍軍士迅速撤離,那麼官軍會全力的追趕和廝殺,義軍軍士的鬥志一旦洩落,只有被官軍追殺的份,基本就是被徹底剿滅,神仙也無法挽救,而拼命的抵抗和廝殺,肯定會有慘重的損失,但也許能夠讓官軍產生疑慮,最終能夠爭取到撤離的時間和機會。
慘烈的廝殺瞬間展開。
李定國怒吼著衝鋒在最前面,面對著氣勢洶洶的官軍,他麾下的義軍軍士,全部都是精銳的軍士。同樣也跟著他的身後,與官軍展開了廝殺。
刀劍撞擊的聲音、弓箭破空的聲音、慘叫聲混雜在一起,鮮血在空中迸射、在地上流淌。
因為李定國的身先士卒,三千義軍軍士居然在戰鬥廝殺開始的時候。抵擋住了官軍的進攻,硬生生的扭轉了極為不利的局面。
手持單筒望遠鏡的陳新甲注意著這一切。
雖然他採納了牛金星和宋獻策的建議,可是內心還是擔心的,近四萬的前軍軍士,僅僅派出了一萬人參與到進攻之中。其餘絕大部分還是固守糧倉和糧道,而且前軍軍士全部戒嚴,關注周遭的一舉一動,斥候更是四散分開,就算是天空之中的飛鳥,都不會被忽略。
戰鬥廝殺開始的時候,陳新甲已經猜到了衝鋒在最前面的流寇將領就是李定國、劉文秀和艾能奇三人之中的一人,他尚未開口詢問牛金星和宋獻策,牛金星就開口說了,率領流寇廝殺的人是李定國。
得到了牛金星和宋獻策肯定的答覆。陳新甲的臉色發生了變化,他很清楚李定國在流寇之中的影響和作用,要是能夠全殲李定國率領的流寇,生擒或者斬殺李定國,那就不是一般的功勞了,加上大軍拿下襄陽府城,這樣的戰績,足以讓他陳新甲進入到內閣。
陳新甲是有決斷的人,在重大的機會面前,他絕不會放棄和錯過。主動進攻流寇是牛金星和宋獻策提出來的主意,這個時候,他自然會徵詢兩人的意見。
“牛大人,宋大人。你們說說,李定國遇見了人數遠多餘他們的朝廷大軍,為什麼沒有想到撤離,而是選擇拼命廝殺。”
牛金星自認為揣摩到了陳新甲的心思,他看了看宋獻策,很堅決的開口了。
“大人。下官認為,李定國驍勇善戰,多次與朝廷大軍廝殺,對於朝廷大軍是有一定認識的,戰術方面也是有經驗的,他沒有想到大人會出奇謀主動發起進攻,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之下,李定國不敢倉促撤離,若是貿然的撤離了,遭遇到大軍的追殺,最終無法挽回被徹底剿滅的局面,還不如率領流寇死命的廝殺,經過一段時間的抵抗,或許能夠爭取到撤離的機會,下官建議,大人可以發起更加猛烈的進攻,包圍李定國以及其麾下的流寇,讓他們沒有撤離的機會,只要大軍徹底包圍了流寇,且能夠堅持一定的時間,流寇定會崩潰的。”
陳新甲滿意的點頭,他認可牛金星的建議。
命令很快下達,陳新甲下了很大的決心,他再次調遣一萬軍士參與到戰鬥之中,以兩萬大軍對付約三千的流寇,這顯然是全殲流寇的作戰佈置了,陳新甲命令這一萬軍士不要主動發起進攻,而是徹底包圍流寇,讓流寇沒有逃走和撤離的任何機會。
陳新甲的部署,李定國根本就不知道,他還在為義軍將士能夠抵擋住官軍的進攻而欣喜,在他看來,只要戰鬥廝殺持續到半個時辰左右的時間,義軍將士就能夠找到撤離的機會了,當然廝殺的過程之中,義軍將士的損失是慘重的,但為了能夠安全撤離,這樣的損失是不可能避免的。
李定國的全身都是鮮血,已經成為了一個血人,他沒有受傷,身上的鮮血都是斬殺官軍噴濺上去的,因為抵擋住了官軍的進攻,因為麾下三千義軍軍士沒有崩潰,李定國越戰越勇,已經斬殺了十餘個官軍的軍士。
廝殺還在繼續,官軍沒有退縮和撤離的跡象。
半個時辰過去,李定國眼光所能夠看到的地方都是鮮血,義軍軍士的損失一樣是慘重的,三千軍士的損失超過了三分之一,但官軍的損失更大,畢竟這些義軍軍士都是精銳,作戰能力是非常強悍的。
李定國認為撤離的時機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