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六百九十章 焦灼(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九十章 焦灼(2) (1 / 2)

流寇水師的突然撤離,讓孫傳庭喜出望外,儘管說流寇撤離到襄陽府城之後,意味著進攻府城的難度增加,不過只要能夠儘快的展開對府城的進攻,其餘的暫時不用考慮。●⌒,

孫傳庭與陳新甲等人商議之後,決定在十二月初一展開對襄陽府城的進攻。

流寇的水師已經展現出來不一般的戰鬥力,也讓孫傳庭知道了,接下來攻打襄陽府城,難度會特別的大,想著短時間之內拿下襄陽府城,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故而在商量具體戰術的時候,孫傳庭傾向於四面合圍,圍困城內的流寇,同時採取小規模的騷擾式的攻城戰術,讓城內的流寇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一旦流寇出現難以支撐的情況,再來展開大規模的攻打城池的戰鬥,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保證大軍糧草的充足。

孫傳庭給出的攻打襄陽府城的戰鬥時間為兩個月左右,既在崇禎十四年的二月之前,爭取能夠拿下襄陽府城。

應該說孫傳庭的這個作戰計劃,是充分考慮到流寇的戰鬥力,也考慮到攻打襄陽府城的艱辛,可惜孫傳庭的作戰計劃,遭遇到陳新甲的否定。

從九月份開始的戰鬥,需要持續到來年的二月,還不知道能不能拿下襄陽府城,這不是陳新甲能夠忍受的,再說十幾萬的大軍圍困襄陽府城,誰知道固守新野和信陽的賀人龍能夠堅持多長的時間,誰知道鄖陽的劉文秀、李定國和艾能奇等人,是不是會馳援襄陽府城,若是大軍不能夠很快的拿下襄陽府城,一旦城內的流寇得到了外部的增援,甚至是遭遇到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聯合,那麼戰鬥的結局就不好說了。

在陳新甲的內心,對於流寇的戰鬥力還是小視的,他不認為流寇戰鬥力強悍。

陳新甲與孫傳庭之間的理念不一樣,所要採取的戰鬥模式自然是不一樣的。

這一次孫傳庭沒有退縮。他很清楚貿然展開強攻,會是什麼樣的後果,大軍的損失一定是慘重的,這種慘重的損失。對於大軍計程車氣是毀滅性的打擊。

陳新甲和孫傳庭兩人的意見不能夠統一,以至於影響到了準備好的十二月初一的進攻。

陳新甲一意孤行,堅持自身的意見,他認為孫傳庭膽小怯戰,先前攻打流寇的水師。就持續了十多天的時間,若不是流寇的水師主動撤入到城內,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被打敗,這充分說明了孫傳庭指揮作戰的時候,畏首畏尾,沒有能夠拿出來全部的力量。

陳新甲堅持對襄陽府城展開總攻,孫傳庭堅決不同意,其餘人沒有表現出來態度。

一氣之下的陳新甲,給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寫去了信函,孫傳庭不甘示弱。也給楊嗣昌寫去了信函,兩人分別說明了原因。

一直到十二月中旬,兵部的敕書到了,其意見是支援陳新甲。

也就是說,進攻襄陽府城的戰鬥,必須是速戰速決,必須是大規模的進攻。

敕書罕見的訓斥了五省總督孫傳庭,認為孫傳庭的確是怯戰。

這讓陳新甲和孫傳庭都明白了,所謂兵部的敕書,其實就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沒有下聖旨,可能是考慮到進攻襄陽府城的戰鬥正在進行之中。

兵部的敕書訓斥孫傳庭,這是很少見的情況,也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情況。偏偏發生了,可見皇上對於已經開始的剿滅流寇的戰鬥,是很不滿意的,其實賀人龍固守新野和信陽,暫時沒有針對李自成展開總攻,這已經透露出來陳新甲和孫傳庭的作戰意圖。那就是重點是針對張獻忠、防止李自成與張獻忠之間的聯合,這樣的作戰意圖,皇上不可能不清楚,但木已成舟,皇上不好怎麼反對,只能夠是預設,如今孫傳庭準備穩紮穩打,皇上好不容易找到了出氣的地方,怕是大發雷霆的,可以想象朝中大臣是勸慰過的,要不然孫傳庭還有可能遭受到更加嚴厲的懲罰。

事情到了這一步,陳新甲和孫傳庭都是沒有想到的。

孫傳庭很快改變了自身的態度,他已經知道不能夠堅持穩紮穩打的意見了,要不然皇上就真的會責怪了,所以他開始和陳新甲商議,究竟該如何展開進攻。

中軍帳,一場重要的討論展開。

“本官建議從陸路和水路兩個方向展開進攻,陸路進攻以南門為主,水路進攻以西門為主,兩個方向展開進攻,流寇不好防禦,陸路和水路的進攻相互配合,就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襄陽府城……”

陳新甲對著地圖說出了他的計劃,這也是他早就思索好的作戰計劃。

孫傳庭一直都有些沉默,突然改變作戰計劃,且皇上已經有些不滿意了,這些都需要時間來接受和消化,從目前的情形來說,孫傳庭還找不到最好的進攻辦法,也就是說攻打襄陽府城的戰鬥,註定是異常血戰,或者說是一場持久戰,短時間想著拿下襄陽府城,幾乎是沒有什麼可能性的。

大軍的糧草已經維持不了多長的時間,陳新甲和孫傳庭已經給湖廣巡撫方孔炤寫去了信函,要求方孔炤開始陸續的運送糧草,保證大軍的供給,陝西與四川的方向,陳新甲也寫去了信函,要求陝西迅速文震亨以及四川總兵秦良玉,無比想辦法拖延住劉文秀、李定國和艾能奇率領的流寇,至於說賀人龍,肩負的職責就更加的重要了,必須要守住新野和信陽兩座城池,防止李自成與張獻忠之間的聯合。

該做的全部都做了,接下來就看孫傳庭麾下大軍的戰鬥力如何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