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生,錦宏,李巖,我決定了,洪門在一個月的時間之內,購買兩百萬石糧食,這個任務必須要完成,不能夠有絲毫的延誤,也就是在三月這一個月的時間之內完成,購買的糧食儲存到秣陵鎮,由鄭家軍負責守衛,秣陵鎮所有的倉庫,全部都用來裝糧食。”
兩百萬石糧食,按照如今的價格,接近八百萬兩白銀了,這可不是小數目,鄭勳睿在這個時候突然要求購買這麼多的糧食,難道是準備救濟北方的百姓。
徐望華有些不理解。
“大人,現如今正是春荒集結,一個月的時間之內購買兩百萬石糧食,這在南直隸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不過完成的難度很大,洪門尚未完全掌控南方的商賈,再說這麼多的糧食,需要不少的地方來儲存,南方的春季多雨,糧食的儲存有著很大的困難,若是貿然的購進這麼多的糧食,會不會形成浪費。”
鄭錦宏也跟著點頭,購進兩百萬石的糧食,需要耗費不少的銀子,這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掙回來的銀子,再說鄭家軍目前儲存的糧食足夠了,陝西、蓬萊和復州等地,也運送過去了足夠的糧食,應該是不差糧食的。
徐望華和鄭錦宏的意思,其實是想著知道鄭勳睿購買這麼多的糧食幹什麼,按照人口來計算,兩百萬石的糧食,足以救濟陝西和山西兩省幾乎全部的百姓了,北方多年的戰亂,人口早就是銳減,救濟怕是還不需要這麼多的糧食。
鄭勳睿不好解釋,這是他對歷史的掌握,不可能提前說出來的,儘管他的穿越改變了歷史,但無法改變氣候,南北各地的災荒依舊是頻發。
“我知道你們想什麼,不過購買糧食的事情,我已經確定下來了,至於說這些糧食,肯定是有作用的,有一點你們可以放心,這些糧食不會運送到北方去,我還沒有那麼仁慈,北方的災荒應該是皇上和朝廷負責的,我不會插手的。”
鄭勳睿說出來這些話,徐望華、鄭錦宏和李巖等人放心很多了,其實恢復漕運,他們就是有些意見的,要不是鄭勳睿出任幾年的漕運總督,運送大量的漕糧到京城和北方,連續好幾次的災荒,還不知道北方會是什麼樣的情形,如今想著算計人了,就什麼都不管不顧了,一面算計一面還要人家做事情,也幸虧是鄭勳睿顧全大局,換做其他人,早就封堵漕運了。
“錦宏,購買糧食的事宜,你幫忙協調一下,僅僅憑著洪門的力量,我怕有些難度,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一些措施,南方計程車大夫和商賈,腦子裡想到的就是錢財,就是自身的利益,其他的什麼都不會管的,他們這樣的觀念,也是東林黨人縱容出來的,下一步我們就會糾正這些觀點,採用不同一般的手段來糾正這樣的觀點和認識。”
“該用強的地方就要展露手段,就要拿出我們在淮安清理漕幫時候的勇氣,讓南方的商賈知道洪門的厲害,也為今後做更多的事情鋪平道路。”
應天府、蘇州府、常州府、松江府等地忽然開始忙碌起來,包括浙江的杭州府等地,洪門開始在這些地方大規模的購買糧食,這個動作讓人吃驚,不過洪門在南直隸是大名鼎鼎,誰都知道洪門的背後是誰,故而絕大部分的商賈都是配合的,再說洪門是按照市場的價格購買糧食,不存在強買強賣的行為,當然也有商賈不願意出售糧食,繼續做著屯聚居區的美夢,但這一部分的商賈,很快品嚐到厲害,他們的商鋪遭遇到諸多的騷擾,他們做生意得不到保護,甚至有商賈處於家破的邊緣,一些商賈不信邪,到官府去報案告官,可惜都是不了了之,甚至有的地方官府根本不問,這也就讓更多的商賈明白,洪門是有備而來。
鄭勳睿的注意力也集中到糧食購買的事宜上面去了,畢竟兩百萬石的糧食,這可不是小數目,需要耗費精力來購買的。
東林書院的春課在三月初一準時開始,鄭勳睿沒有特別去關注,不過徐望華和李巖倒是嚴密關注春課的情形,調查署也將一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春課之中。
洪門購買糧食的過程基本是順利的,南方的商賈知道洪門的厲害,不敢開出高價錢,每石糧食的價格基本維持在三兩五錢到四兩銀子之間,這也算是正常的價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