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六百四十章 留一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四十章 留一手 (2 / 2)

“說得對,皇上想的也太好了,以為他期盼的局面會出現嗎,其實我還是很惋惜皇上的。”

鄭勳睿說出來這句話,徐望華就真的難以理解了。

鄭勳睿雙眼有些出神,好像是看向了未知的未來。

“皇上剛剛登基的時候,大明江山已經是一個亂攤子,皇上勵精圖治,想著振興大明,可惜他的個性缺陷,讓這一切都變成了水中月和鏡中花。”

“徐先生,我曾經給你說過,皇上信任一個人的時候,毫無保留,可一旦翻臉了,下手比誰都要無情,這樣的性格,在我看來就是在小孩子的身上存在,皇上是一國之君,沒有起碼的氣度,怎麼去治理國家。”

“皇上克己奉公,殫精竭慮,可謂是最為辛苦之人,可惜滿朝的文武大臣,想到的都是各自的利益,沒有誰真正想到大明天下,君臣離心,互不信任,大明怎麼可能振興。”

“皇上十七歲登基,剿滅魏忠賢和閹黨,表現出來不一般的魄力,很可惜這樣的魄力無法維持,我覺得好笑的是,皇上剿滅閹黨之後,居然推翻了閹黨所有的決定,殊不知閹黨提出來的某些策略,現如今看來就是不錯的決策。”

“譬如說徵收賦稅方面,魏忠賢就很注意照顧百姓,要求士大夫和商賈承擔相應的賦稅,這個決策本來是非常正確的,能夠緩解百姓的疾苦,讓那些富得流油計程車大夫和商賈,也為大明江山的穩固做出貢獻,可惜啊,皇上信任東林黨人,取消了幾乎所有的商貿賦稅,國家賦稅的沉重擔子,全部壓到了百姓的身上。”

“東林黨人本就是官商勾結,其背後最大的支撐就是商賈和士大夫,他們要是不想著維護自身的利益,那才算是奇怪了,我們在淮安,收取商貿賦稅,其數量遠遠超過了農業賦稅,這就是鐵一般的事實。”

“崇禎元年至今的流寇,已經給大明江山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可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皇上和朝中的大人都知道,但他們就是沒有想到去解決,每次北方遭遇到災荒,想到的就是免去某地的賦稅,開玩笑,老百姓都快要餓死了,你免去他一輩子的賦稅又能夠有多大的作用。”

“可恨的是東林黨人,為了自身的利益,為了保護商賈的利益,居然要求徵收歷年拖欠的農業賦稅,這等於是將百姓逼到了絕路之上,人家不造反難道等著餓死嗎。”

“崇禎元年以來,皇上信任的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能夠善終,皇上不從自身找問題,卻將所有問題都歸咎到他人的身上,最終的選擇就是不再信任文武大臣,而開始信賴和依靠太監,皇上一方面厭惡朝廷之內的黨爭,一方面又著手培育黨爭,讓自身處於決定性的地位,時刻操控朝中的文武大臣,這樣的施政辦法,想著讓大明振興起來,那才是天下奇聞了。”

“一個人只能夠揹負一石糧食,卻咬著牙要揹負兩石糧食,還要自命清高,自我陶醉,自我吹噓,後果是什麼很清楚,其他人提出來建議,好心幫助,卻懷疑他人覬覦糧食,此等的心態,能夠做好事情,那才怪了。”

鄭勳睿很少說這麼多,特別是直接評價皇上。

徐望華聽的很是認真,前面的那些話語,鄭勳睿以前都零零碎碎的做過分析,徐望華也聽說過,但最後那個揹負糧食的例子,卻是第一次說出來,這讓徐望華有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受,豁然明白了鄭勳睿所有的分析。

“大人的分析真的是太精闢了,屬下想不服都不行啊。”

鄭勳睿看了看徐望華,神色漸漸變得嚴肅。

“徐先生,你我之間關係不一般,可謂是肝膽相照,不過我也知道你內心的一些顧慮,自古以來知道秘密越多的人,結局就越是悽慘,恐怕你也有這等的想法,這麼多年你一直不願意出來為官,想到的恐怕就是這一點吧。”

徐望華臉一下子有些紅了,吶吶的說不出話來。

“我不敢保證自己永遠都是正確的,這世界上也沒有這樣的人,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是一代豪傑,他們同樣有缺點,但他們的功績是任何人都無法抹殺的,我喜歡讀歷史,也時常思索歷史上的那些傑出之人,若是不能夠吸納古今之知識,也不可能做出這等的分析,我能夠分析到皇上和朝中大人的問題,也一樣能夠知道你內心的想法。”

“共患難易,同享受難,太祖皇帝就是最好的例子,打江山的時候,完全信任屬下,建立起來大明王朝之後,大肆的誅殺功臣,目的就是為了鞏固朱家的江山,可這天下真的是他朱家的江山嗎。”

“我的志向,徐先生是清楚的,但有一點你恐怕不清楚,那就是我從來沒有認為這個江山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候,就是我鄭家的,我也要告訴子子孫孫,永遠不要有這樣的想法,所謂的皇上,不過是代表所有人守著這個江山,讓所有人的日子都過的舒坦,你能夠守好這個江山,老百姓就擁護你,你守不好這個將士,那就等著別人來推翻你。”

“徐先生,你我都是要守好這個江山的人。”

鄭勳睿的話語,讓徐望華的身體微微顫抖,臉色發白,這一刻,他突然發現,自已以為了解鄭勳睿,其實不然,鄭勳睿的很多地方,他根本就沒有看明白。(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