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三百八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 (1 / 2)

皇太極派遣使者專門到大明京城議和,拿出三百萬兩白銀贖回武英郡王阿濟格,同時讓出了大淩河城,更加關鍵的是皇太極對大明朝廷俯首稱臣,這些訊息傳到淮安之後,民間沒有多少的反應,畢竟淮安沒有遭受到後金韃子的侵襲,不過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的讀書人,反應倒是很強烈,甚至一度集會大肆的聲討。

這其中錢謙益和黃道周兩人的表現是比較激烈的,黃道周專門從福建趕到了蘇州,在東林書院授課的時候,重點說到了後金議和的事情,黃道周認為朝廷不應該接受後金以及皇太極的議和,皇太極已經於崇禎九年登基稱帝,其野心是非常明確的,就是想著有朝一日推翻大明朝廷,稱霸中原,朝廷應該趁著這個時機,狠狠的教訓後金韃子,唯有剿滅了後金韃子,才能夠讓皇太極真正的臣服。

錢謙益是完全贊同黃道周的觀點的,他的想法甚至更加激進一些,認為朝廷之中的某些大人接受後金所謂的議和,就是貪生怕死,就是縱容後金韃子,就是出賣祖宗,難道區區的三百萬兩銀子,就能夠買去大明王朝的尊嚴。

一時間南方的東林士子群情激奮,大有準備聲討內閣的意思了。

不過這樣的風潮,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平息下來,據說南京兵部尚書劉宗周大人,專門找到了黃道周和錢謙益,幾番交談之後,局面逐漸的安靜下來。

至於說這裡面究竟是什麼原因,外人是無從知曉的。

徐望華得知了這個訊息之後,是真正著急的。

鄭勳睿早就得知了訊息,京城的暗線在第一時間就將情報送到淮安來了,包括皇太極派遣誰到京城來議和,以及是誰負責此次議和的交談等事宜。

南京和蘇州等地的情形,更是源源不斷匯總到鄭勳睿這裡來了。

鄭勳睿的重心,已經轉移到籌備火器局方面。湯若望和薄玉等人已經來到淮安,南京禮部右侍郎畢懋康,也願意協助火器的研發事宜。

如今就等待楊廷樞的操作了,想不到這個時候。京城傳來這樣的訊息。

足足兩天的時間,鄭勳睿哪裡都沒有去,一直都在東林書屋,分析皇太極的目的,此次的議和是皇太極主動提出來的。而且派遣了安平貝勒杜度,可見皇太極是重視此事的,而且在最終達成的議和協議之中,皇太極明確表示臣服大明朝廷,讓出遼東的大淩河城,表示不會繼續在遼東有任何挑釁的行為。

與此相對於的是,朝廷在收到杜度帶來的三百萬兩白銀之後,釋放了武英郡王阿濟格,以及其他的後金韃子。

兩次的商談,皇太極拿出了一千三百萬兩白銀。

不過第二次的議和與第一次的談判比較起來。有了很大的不同,第二次的議和,皇太極明確表示了對大明朝廷的臣服,這可不是一般人會做出的讓步,相比較來說,皇太極做出的這個姿態,讓皇上可能更加的高興。

可惜鄭勳睿不是這樣看的。

成王敗寇,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實力才能夠決定一切,皇太極的實力沒有遭遇到多大的損耗。年初進攻朝鮮,劫掠無數的錢財和人口,實力明顯得到增強,從其中拿出來三百萬兩白銀。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不會傷筋動骨。

至於說口頭上的承諾,要是誰真正相信了,那就是不擇不扣的傻瓜了。

南京和蘇州那些東林士子的動向,鄭勳睿是不關心的,這些人無非是瞎嚷嚷一陣子。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朝廷已經做出決定的事情,事後來評論和抗議,等同於事後諸葛亮,再說錢士升和侯恂等人本就是東林黨人,他們在內閣商議的時候,都表示同意了,下面的東林士子站出來嚷嚷,豈不是自打耳光。

徐望華進入到東林書屋的時候,鄭勳睿的神情是輕鬆的。

有著著急的徐望華,尚未等到鄭勳睿開口,就徑直開始分析了。

“大人,屬下這些日子分析了後金議和的事情,覺得情況不是很好,屬下剛開始認為,皇太極前來議和,目的就是為了阿濟格的,可這些日子分析情況之後,覺得不是這麼簡單的。”

“徐先生,不用著急,慢慢說,天塌不下來。”

徐望華顯然還是有著著急。

“屬下認為,皇太極如此做,是想著讓朝廷放鬆警惕,其讓朝廷放鬆警惕,應該是有兩個目的,其一是能夠緩和一段時間,其二是觀望我大明朝廷是不是會出現變故。”

鄭勳睿微微點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