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三十四章 嚴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四章 嚴師 (2 / 2)

“大凡百姓來到官府,無不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就算是諸多生員,數次進入府衙,每次都是懷揣敬畏之心,或顫慄、或膽怯,本府不知道你為何能夠如此的雲淡風輕。”

劉宗周直接提出來問題,首先問到的不是有關慎獨方面的事宜,也不是問到學識方面的事宜,偏偏挑了這樣的一個話題,這是鄭勳睿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

問題出來了,就必須要正面回答。

“學生並非不緊張,只是沒有表現出來,學生曾經詠讀諸多詩詞,對唐朝李太白和宋朝東坡居士的兩句詩詞感觸頗深,李太白之《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又東坡居士之《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學生崇拜李太白和東坡居士,從他們之詩詞中期盼感悟到兩人之心境,學生自知無法比擬兩位聖人,唯有追求他們之意境。”

“學生此番心思,今日被恩師問出來,誠惶誠恐,若是學生此舉不妥,恩師指點。”

劉宗周被噎了半晌才開口。

“清揚啊,李白和蘇軾,那是不世之文豪,本府哪裡敢隨便評價的,你若是學的他們之意境,那是天下讀書人之追求,有何不可,本府還是奇怪,應該說是驚奇,你小小年紀,就能夠從聖賢詩詞之中得出諸多的感悟,處變不驚,殊為難得,也罷,本府就相信你的解釋。”

鄭勳睿也是沒有辦法,不過他已經感受到了,這一次的拜見肯定是不簡單的。

這也不能夠怪劉宗周,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表現出來太多令人吃驚的東西了,偏偏不到一年之前,這個少年還是紈絝的代名詞,誰都看不上眼的,就知道聲色犬馬,突然之間出現了這麼大的轉變,出口成章,氣度不凡,換做誰都是要奇怪的。

還好是在崇禎年間,資訊不是很發達,有些事情可以用玄幻的道理來解釋,這要是放在幾百年之後,網路上不知道出現多少的懷疑甚至是攻擊了。

劉宗周的臉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用手指了指擺在不遠處的椅子。

“拜見的儀式已經結束了,接下來本府想和你好好談談,儘管你還年少,可給本府的印象很深啊,看了你府試的文章,本府有醍醐灌頂之感覺,今日暫且不論師生之請,你我好好商議學問,如何。”

鄭勳睿暗暗叫苦,劉宗周畢竟是大儒,那些學問都是自身鑽研出來的,是有著不一般的見解的,他不過是穿越者,靠著歷史系和中文系的那些知識,才能夠在這個時代獨佔鰲頭的,真的說到自身的見解,那是有差距的,這就好比說是政治家和政客之間的區別。

不過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夠應對了,畢竟有著充足的經驗,有著集大成的歷史淵源,應對一場交談,還是能夠勉強應對的。

鄭勳睿滿腦子想到的都是劉宗周慎獨的觀點,儘管說他對慎獨的觀點不是特別的贊同,但也不得不佩服劉宗周學問的深厚,應該說慎獨的理論,有著其獨特之處,對於提升個人之修養,那是有著很大的好處的,讀書人真的能夠沉下心來,好好理解慎獨的理論,無疑會增強自身之修養,對大千世界也會有有更加深邃的認識。

不過將慎獨理論硬是和治理國家相結合,這還是有些不完全妥當的,劉宗周給皇上上的奏摺,絕大部分都是說到慎獨,大致的意思是皇上能夠慎獨,能夠要求諸多的文武大臣也做到慎獨,那就天下大治了,要知道崇禎年間,吏治敗壞,黨爭不斷,災荒連連,內有農民起義軍造反,外有後金之威脅,這個時候朝廷需要的是雷霆手段,需要的是扶危定傾的人才,需要的是能夠穩住大局、挽救大廈不傾的人才。

用更加明確的話語來形容,那就是治標和治本的關係,皇上和朝廷目前需要的是治標,是要穩定大局,劉宗周提出來的慎獨之觀點,那是治本,治標和治本是有密切關係的,更是有先後關係的,首要的是治標,穩定局勢之後,才能夠想到治本。

這種局面之下,劉宗周老是給皇上說到慎獨的事情,皇上當然不可能靜下心來了,也是不可能採用劉宗周的奏摺和觀點了,這恐怕也是劉宗周的悲劇,更是大明的悲劇。

作為穿越者,鄭勳睿不敢說自己是完全認識到了明末存在的問題,也不敢說自己的所有認識都是正確的,但是站在中間的角度上,他能夠冷靜的看待和分析所有的問題。

(求收藏,求推薦票,求點選,求讀者大大的支援,拜謝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