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話音剛落,外面就有一名內侍拿著一封國書匆匆跑進來,遞到了韓王手上。
韓王開啟國書一看,驚了一下,原來是魏王所寫的。
不僅告訴了韓王現在魏王自己與魏國的軍隊、百姓都已經過了函谷關,魏軍在函谷關打退了秦軍的追擊,還感謝了韓王對魏國的照顧,透露了魏國在南面防守楚國的軍隊和東面防守齊國的軍隊都已經回撤大梁,準備前往修魚以防發生其它變故了。
韓王看完這魏王國書,準備放到一邊繼續與昭陽交談時,馬上又一內侍拿著一封書信又跑了進來。
韓王開啟這書信一看,寫得乃是自己韓國在函谷關的守將和士兵都已經被魏國斬殺了,現在魏王都快到達澠池了,是澠池守將暴鳶所書,詢問自己如何決斷此事的。
韓王這時面色十分不悅,正想打發楚相昭陽離去。
昭陽自然看得到韓王神態了,便問了句:
“莫非是魏王送來國書,通知您,他已經出了函谷關之事吧?”
韓王說道:
“昭公,您又是如何猜到的呢?”
昭陽回著:
“因為我看韓王您表情似急非急,而又頗顯不甘,剛剛又收到國書,現在除了魏王與秦王會向您送國書,恐怕也不會有它國之君了吧?”
韓王一笑:
“是嗎?那寡人倒想知道昭陽您的理解,如果秦國給寡人送國書會寫些什麼?魏王給寡人送國書,又會寫些什麼呢?”
昭陽答著:
“秦王若這個時候給貴國寫國書,必然會以幫助貴國收復上黨為由,勸說韓王您不要再幫助魏國了,讓韓王您命駐守在野王的部隊去攻打現在的魏國上黨之地。”
緩了一下後,繼續說道:
“至於魏王嘛,無非是告知大王您,魏國已經東出函谷關了,然後安撫韓王您,重申魏、韓之友好,好讓韓王您一心一意,幫助魏國共同對付秦國、義渠國和魏河東叛軍了。”
韓王嘆了口氣:
“是的,寡人幾日前確實也收到過秦王的書信,其書信也如昭公您所言,不過寡人之先王沒少受到秦王之矇騙,所以寡人是不會再相信秦王的了!”
昭陽又說道:
“其實我早就猜到你們韓國是擋不住魏王東返的,反正魏王現在又不可能做對貴國不利之事了,不如我們還是好好談一談我們楚、韓兩國之事吧!”
韓王想了想昭陽所說的,也是,畢竟自己現在還在出兵幫助魏國對付其敵人呢,魏王這次東返,也不可能會對自己國家有什麼危害,所以也放寬了心,然後問著昭陽:
“不知昭公,您這次代楚王出使我韓國到底是為了何事呢?”
昭陽笑著回了句:
“也沒什麼重要之事,就是我們楚國想同貴國買點兵器之物!”
韓王一聽到兵器,顯得十分警覺:
“難道貴國不知道我們韓國兵器從不賣鄰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