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代回著:
“臣覺得韓國經此一敗,再加上之前幾次戰役,已死傷近二十萬,大傷元氣了,至少十年之內是沒有能力再發動大規模戰役了。”
如耳說著:
“是啊,韓國這戰之後,確實沒有任何戰鬥力了,看來只會在我們魏、秦、楚三國之間搖擺不定了,所以臣覺得大王您應該趕緊派個使者,送點金箔去韓國慰勞韓王,以此繼續鞏固我們魏、韓同盟關係,以免被秦國鑽了空子!”
魏嗣便問如耳:
“依您這麼說,莫非韓國可能想要投靠秦國?”
如耳點了點頭:
“是啊,據臣所知,韓王早就有意把其太子倉再次送往秦國為質去了,而經此一敗,韓國重新丟失了函谷關,上洛之地,已如強弩之末了,若其不與秦國結盟,等秦國再發兵,那韓國可能宜陽等三川之地都要丟了。”
陳軫也說道:
“如耳先生說的對,韓國現在選擇只能是把已經丟失的函谷關、上洛之地承認贈給秦國,再把太子倉送往秦國為質,這樣秦國才會暫且放過韓國。”
魏嗣又問:
“那依諸卿之前說的,楚國應該是把軍隊調去攻打秦國了,可是為什麼現在卻遲遲沒有收到楚國與秦國交戰訊息呢?”
如耳回著:
“楚國得知秦國撤兵了,肯定也不會貿然去進攻秦國了,所以自然是不會再發生戰爭了。”
魏嗣便問:
“那依三位卿家之說,我們魏國現在該如何是好呢?”
蘇代便說道:
“大王您現在應該趕緊從河西抽調一部分兵馬,再加上安邑五萬守軍,以奪回故地之由,南下重新佔領曲沃、焦、陝等上洛之地,畢竟秦軍現在主力肯定是已經退回藍田了的,而且韓王也已經放棄這些地方了,乃是我們魏國重新奪回來的大好時機啊!”
魏嗣點了點頭:
“好,待會我就命人去傳令奪回上洛之地。”
如耳也說道:
“不過大王您現在可不能僅僅只是出兵,還得做好邦交之事,尤其是楚、韓兩國!”
魏嗣便問:
“那依您之意,莫非要立刻派人去出使韓國和楚國嗎?”
如耳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