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數碼港’被各大地產商圍攻,是因為這個專案還包括大量的住宅、寫字樓,一旦落成,會對他們形成衝擊,加上本身也非常便宜賣給長江工業集團。
但沒有辦法,‘數碼港’已經成為董政府的殺手鐧之一,林瑞江承諾建成以後,將香港的遊戲產業、電訊產業引進,這就是妥妥的成功率。
長江工業集團。
林瑞江和袁天凡正在商議‘借殼上市’的方案。
“林生,長江電訊的規模實在太大,本身潛力就無限,若是加入‘借殼上市’的資產當中,集團有些吃虧!”袁天凡說道。
按照林瑞江的想法,是將‘長江電訊’、‘數碼港’兩個專案,注入一家‘殼’公司當中;數碼港還好,目前還沒有投入資金,相當於一個‘PPT’;但長江電訊自1995年成立以來,已經成為電訊領域的大鱷,潛力非常的大。
長江電訊在1995年初成立,1995年下半年再浙省開始合作‘小靈通’,1996年進入IPTV;目前,已經在華夏、臺島、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區展開‘小靈通’業務,這種話費低廉的無線電技術,深受欠發達地區的民眾歡迎。至於IPTV,則是將電訊和電視結合。
長江電訊還有一個業務,那就是全球領先的以IP為基礎的端到端網路解決方案和服務供應商。
總之,業務做得很大。
以內地市場為例,最終可能達到1個億的使用者;整個亞洲,最終可能將有3億的客戶。
當然,目前這方面還處於一個開拓階段。
林瑞江說道:“父親講,網際網路泡沫也已經形成,短則一年,長則兩年,就得破滅。所以,不將長江電訊注入,將來收購香港電訊就算成功,後續也會受到網際網路泡沫的巨大影響。而注入進去,我們便相當於打造了一個堅固的電訊帝國,而不是一個單純的資本運作!”
袁天凡頓時汗顏,他是資本領域的運作高手,但從來只考慮運作成功後的獲利、套現等,至於將來的經營,這不是他們的長項。
林瑞江的意思很明白,是要做長久經營的準備!
“好,那我們爭取將市值炒到100億港幣以上”
“袁總裁,這個事情交給你來主導!”
“沒問題”
袁天凡是1995年加入林氏企業的,不過一開始並沒有跟隨林瑞江,而是在八達通金融集團收購過來的鵬利保險擔任總裁(海裕亞洲私有化更名),待走上正軌後,再來到長江工業集團擔任副總裁,負責開拓小靈通業務和籌謀數碼港業務。
得信佳,是新加坡黃鴻年手中的一隻雞肋上市公司,該公司的股價一直在4分到6分錢港元之間徘徊,若以當前的收購水平,1億港幣足以全面私有化。
正因為如此,黃鴻年便將這家公司的業務清理乾淨,僅保留物業收租業務。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相當於這隻股票是一隻優秀的‘殼’,沒有什麼法律問題。
黃鴻年是資本市場的人,他這樣做,自然是告訴別人,他有意出售這隻殼。
袁天凡、梁博韜找到黃鴻年,便直接談及購買黃紅年的得信佳。
雙方一拍即合,長江工業集團以‘長江電訊’、‘數碼港專案’注入得信佳,獲得93%的新股。
一時間,得信佳公司備受市場關注!
“不得了,得信佳覆盤後,股價還不得一飛沖天!”
“至少100倍,長江電訊的業務做得非常大,不僅僅做電訊網路服務商,還做手機制造商,估值至少是幾十億美金!”
“這麼牛啊!”
“小靈通知道嘛,在內地非常有市場的無線電話,通話只需要2毛錢!內地有多少人口,要做到1億客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