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0 兵家篇19 (2 / 5)

學業又多了。

小韓信表情幽怨,大人想一出是一出,到頭來受罪的卻是他。

遙遠的春秋時空,孔子與嬴政的想法產生了奇妙的相似點。

他廣收門生傳授他創立的學說,弟子七十人,養徒上千人,千名學徒多由他親自考校後收入門下,這種方法很吃力,已經達到了他收徒數量的極限。

那一個國家選拔優秀官員,源源不斷充入朝廷運轉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天女並未細講,孔子卻隱悟到了一點那扇大門的邊界。

——那是讓天下權貴恐懼,拼盡全力也要去阻攔的新世間。

通往那扇門的道路上,必會堆滿累累白骨。

自從漢朝獨尊儒術一事從天幕裡傳出,孔子名揚天下,有不少諸侯王邀請他去他們國家做官,連孔子的母國魯國也發來邀請。

孔子都拒絕了,他說自己遊歷天下,如今路程只走了一半,還有另外一半未走完。

顏回知道孔子的話實為藉口,夫子其實在猶豫該去哪兒。

“夫子,我們去秦國嗎?”

秦國是亂世贏家,最後一統天下。

孔子搖了搖頭:“秦國國力強大,可他們的強大正是因為子民悍勇好戰,“血不流乾誓不休戰”的血性讓諸國不敢小覷。天下無一日一統,秦王就不會接受我的學說,否則便是自斷一臂。”

顏回:“那我們去楚國?”

楚國是這時候的強國,雖然經歷過吳國的侵略和郢都淪陷,但楚昭王在復國後勤懇治理國家,有明君的風範,而且他對孔子十分欣賞,曾經有意為他封君。

孔子再度搖頭:“楚昭王想向夫差復仇,與吳國之間必有一戰。”

戰爭環境不利於學說發展,楚王只會想辦法強軍安楚,不會將資源傾斜給他們。

孔子仔細想了想,說:“我們去齊國。”

有訊息從齊國傳來,齊威王想在稷下興辦一所學宮,容納諸子百家各個學派,儒、法、名、兵、農、陰陽諸家.....齊威王正在尋找賢士擔任學宮祭酒。

有天女之言,百家學說勢將再度興起。

群英薈萃,他儒家豈能不爭流而上,做那顆最耀眼的明星!

明朝。

戚祥又驚又喜,戚繼光是他的後代,他的後輩竟然青史留名了!

子孫被天幕點名,比戚祥得知自己死後被封明威將軍還要高興。

“哈哈哈!不錯啊老戚。”朱元璋大笑,這樣勇猛的將士合該是他大明的英雄!

四捨五入,他有戚繼光的先祖也算有一個小戚繼光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