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劉永錫如果能抓住這次北伐的機會收復京師甚至盡殲清軍於關內,那麼不管對劉永錫有著怎麼樣的偏見,大家也得承認他就是真正的承天皇帝,路振飛更是理直氣壯地說道:“我這個兩廣總督最大的功勞就是陛下北伐時不必有後顧之憂!”
劉永錫在得到路振飛的捷報之後也是鬆了一口氣:“看來朝廷要多上一位真相國了!”
雖然路振飛入京時就已經是大學士了,但是按照承天朝的慣例他要真正入閣必須在地方歷練一番,所以路振飛先是巡撫福建,接著又以大學士之尊兼任兩廣總督,而現在路振飛已經完成了歷練,自然要入閣秉政。
只是張皇后卻是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路相國平定福建、廣東有大功於國,但是現在是北伐用兵的關鍵時刻,兩廣恐怕離不開路相國啊!”
現在從名義來說,路振飛這個兩廣總督掌握著幾個整個廣東與小半個廣西,但是這樣的小康局面完全是路振飛一手打下來的,張皇后最擔心的問題就是路振飛一離任兩廣就會出大亂子。
劉永錫當即笑了起來:“所以我才會讓田見秀接廣東提督,他這個人寬厚,不會出什麼大亂子!”
對於忠貞營系統的大順軍餘部來說,田見秀接任廣東提督完全是一個意料之外的安排。
雖然大家都知道湖北光是安置大順軍餘部就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何況現在還有兵力更多更強的西營諸部,所以對於忠貞營系統被分割使用不持異議,但是誰也沒想到田見秀會成為一省最高武官。
雖然與田見秀在大順朝的超然地位相比,劉永錫的安排似乎有些苛刻,但是大家很清楚現在的形勢下田見秀能出任廣東提督已經是特殊照顧,而且高皇后與邢皇后還傳來了劉永錫的口信:“讓厚澤侯好好幹,廣東巡撫這個位置他可以爭一爭!”
過去在大明朝,田見秀這樣的武夫連個道臺都沒資格爭,更不要說是一省巡撫,因此不管是大順軍餘部還是大西軍餘部聽到這個訊息都特別興奮,都覺得在承天朝能成為第二個田見秀。
但是張皇后卻有些擔心:“我就怕路相國與厚澤侯會鬧彆扭,路相國這人最恨流賊,而田見秀又偏偏是出身流賊!”
雖然承天朝號稱海納百川量才是用,只要肯投效承天朝不問出身,但實際還形成了幾個相對獨立的系統,路振飛對於承天朝沒有任何偏見,但對於田見秀這位流賊出身的厚澤侯就很有意見,覺得朝廷給他封厚澤侯是太過了,即使要封賞田見秀最多也只能是一個伯爵,雙方如果共事的話肯定會不愉快。
但是劉永錫卻是笑了起來:“這才是我選擇厚澤侯的原因,別人與路相國相處不來,唯獨田見秀沒問題!”
劉永錫之所以封田見秀“厚澤侯”,自然是因為田見秀在大順軍屬於特別寬厚的那種型別,而且曾經因為寬厚幾次誤了大事,但是另一個方面來說這又是田見秀最大的優點,所以劉永錫才會把他安排到廣東與路振飛共事:“這次田見秀可是率了三千兵馬南下,這也是路相國急需的增援!”
說到這張皇后就有點不理解了:“陛下既然決心北伐,為什麼不斷派兵南征,田見秀這三千兵馬雖然不是精銳,但是若是用對了地方就是勝負關鍵!”
雖然越明朝有著皇后親征的傳統,但是張皇后只喜歡與劉永錫一起親征,而且現在朝廷有著足夠多的兵馬,不需要她這位監國皇后孤注一擲,但是對於這個問題劉永錫卻有著自己的看法:“咱們之所以能從容發動北伐,就是因為我源源不斷地派兵南下!”
劉永錫這麼一說張皇后就已經明白過來,雖然劉永錫源源不斷地派兵南征,但大都是孫可望、田見秀、郝搖旗這種出身於大西軍與大順軍的部隊,而不是隨她與劉永錫一起南渡並不斷髮展而來的越明軍精銳之師,越明軍的真正戰力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但是在清軍眼裡,越明軍是真心準備統一南方再行北伐,因此張皇后當即問道:“那陛下準備什麼時候出兵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