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於一線部隊來說,長平皇后這個事實就已經足夠了,足以讓他們士氣大振,就象這次清軍南征之所以表現很不凡,很大原因就是多爾袞親征的緣故,就連多鐸、豪格這樣的手下敗將也因為多爾袞親征士氣大振與張博易打成了平手。
但是長平皇后決定親征之後,在場的重臣都覺得形勢將會再次發生巨大的變化,而馳援北上的越明軍不僅僅是周之升的兩旅十營六千餘人,而將是長平皇后親領的上萬大軍,因此吳勝兆第一個反應過來:“娘娘,我還能再抽三個營出來!”
而長平皇后微微一笑:“兩個營就夠了,現在我們北上的部隊不是兩個旅而是四個旅,情況就會徹底不一樣了,你們放心好了,等過了江我都聽你們安排!”
但是張皇后卻覺得這一刻的長平皇后是真正成長起來了。
她甚至希望這次渡江親征的人選是自己,但是劉永錫既然把整個南京都託付給她,她自然不能這麼任性。
而劉永錫也沒想到自己的對手居然這麼迅速,他才在南昌停留了兩三日,湖廣戰場就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西賊張獻忠真已經到了夷陵?”
厚澤侯田見秀毫不猶豫地說道:“前線將士都已經見到了西賊張獻忠的偽皇帝旗,西賊這次是準備把我們忠貞營全部吃下來,而且何騰蛟還趁我軍不備之際襲擊武昌!”
劉永錫已經聽田見秀介紹過何騰蛟方面的情況,當即笑了起來:“既然奉天皇后說只要郝搖旗、王進才不被裹脅進去應當都能應付得過來,那我們總有辦法應付何騰蛟,關鍵還在大西賊與建虜身上!”
雖然阿濟格已經主動從武昌退出,但是劉永錫很清楚阿濟格主力猶存,實力甚至不比在江淮方向發動南征的清軍主力弱,有這麼一隻清軍在河南虎視眈眈,劉永錫必須做好阿濟格再度南征抄襲明軍的準備。
而田見秀當即答道:“奉天皇后確實是這麼說的,陛下與奉天皇后所見略同,現在國家最大的敵人還是建虜啊!”
雖然現在是三路夾擊忠貞營與承天朝的局面,但是田見秀的看法與高皇后相近,都認為湖南的何騰蛟除非把郝搖旗與王進才請出來,不然不是什麼大問題。
真正的敵人還是大西賊張獻忠與清軍阿濟格所部,但是在張獻忠與阿濟格兩個強敵之間,田見秀的看法與劉永錫完全一致,阿濟格所部才是真正的敵人,張獻忠雖然還在猛攻,但是隻要劉永錫所率的越明軍趕到湖廣就有解決的辦法。
但是阿濟格與清軍就太可怕了,對於這一點田見秀是有著切身體會,從山海關開始大順軍就是一路敗北不停地打敗仗,清軍追殺大順軍一路走過大半個中國。
在這幾千裡的逃亡路上除了懷慶之役,大順軍找不到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勝利,就連李過、高一功的陝北之役都只是取得了一些戰術勝利而已。
如果不是接受了承天朝的冊封,恐怕到忠貞營仍然連一個立足之地都找不到。
而阿濟格之所以放棄武昌也是用心格外險惡,他們這是以退為進,準備以湖廣為誘餌吸引大順軍、何騰蛟與大西軍自相殘殺,而現在阿濟格的目的已經達到,那麼阿濟格下一步會趁三方自相殘殺到最激烈的時候再次南下。
因此田見秀提出自己的建議:“現在除了陛下及早收復武昌之外,關鍵是要在準備一支精銳大兵對付阿濟格再次南下!”
劉永錫覺得田見秀確實是老成之見,但現在的問題在於清軍已經在江淮方面發動攻勢,雖然不知道清軍投入江淮戰場的兵力有多少,但是在解決湖廣戰事之後越明軍主力必須儘早回援江南。
在這種形勢下,一支足以應付阿濟格大軍再度南下的機動兵團就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劉永錫馬上問道:“厚澤侯,您對張獻忠這賊子瞭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