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都只是小朝廷,但過去越明小朝廷與隆武朝爭正統的時候總是居於下風,大家特別喜歡嘲諷只有區區浙江一省的越明小朝廷,卻把同樣只有福建一省的隆武朝廷視為正統。
但是在拿下福建、江西兩省之後,大家都認為佔據東南的承天朝才是真正的正統,不但北方義軍紛紛前來聯絡,就連兩廣、雲貴的官員縉紳都認為承天朝才是大明正統所在。
實際大家關心的並不是“大明正統”,而是漢家山河能不能存續下去的問題,所以即便是姜曰廣這樣的東林骨幹現在也全力支援承天朝的中興事業。
因此拿下江西全省之後,越明軍不但沒有任何損耗,反而因為金聲恆、王得仁所部以及其它江西地方武力的加入變得聲勢大盛,大家都希望這次進軍湖廣能大獲全勝。
只是傳來的並不全是好訊息,現在湖州的張博易與淮安的王之仁都報告了一個緊急情況,那就是海州的張天祿、張天福兄弟再度降清之後,清軍已經派出了一支相當強大的武力南下接應張氏兄弟,短時間內已經無法解決海州。
而且根據張博易的報告,清軍近期很有可能會對徐州發動一次大規模攻勢。
但是劉永錫之所以選擇讓張博易坐鎮徐州,就是因為張博易值得信賴,而在報告中張博易既沒有請求援兵也沒有要求其它方面的支援,只是非常客觀地敘述清軍的具體動向與江北明軍的動員潛力。
但是劉永錫還是從報告中看到更多的細節,他很清楚張博易短期之內肯定能獨力維持江北局面,但如果清軍確實準備向徐州發動一次報復性的大規模攻勢,劉永錫覺得這次攻勢的規模不會遜色於多鐸南征,自己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結束湖廣戰役,畢竟已經在南昌城下浪費了不少時間。
而邢夫人同樣看到了張博易的這份報告,雖然在徐州守將的人選她一直推薦屬於高傑舊部的陳淵,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張博易更有大將氣度,劉永錫讓他鎮守徐州絕對是最佳選擇,因此她柔聲地說道:“江北軍務就全權託付給張提督,咱們還是心思放在怎麼儘快與奉天皇后會師上吧!”
只是一說到“奉天皇后”,邢夫人就有一種酸酸的感覺。
應天皇后是先朝皇后,順天皇后是先帝公主,大家對於這兩位皇后並沒有異議,但是她與高皇后都同樣曾是李自成的妻室,現在又同樣歸於承天皇帝劉永錫。
可是她為劉永錫付出了那麼多,而高皇后到現在為止甚至沒跟承天皇帝見過一面,憑什麼高皇后後來居上有了“大明奉天皇后”的尊號,而她到現在為止都是沒名沒份。
劉永錫第一時間察覺到邢夫人心底的種種委屈:“邢姐姐,跟高姐姐會師以後您作為大姐姐一定得有皇后氣度才行!”
聽到劉永錫這麼說,邢夫人突然開心起來,因為她知道劉永錫一向說話算話:“我又沒說什麼,只是覺得可以把江北軍務都託付給張提督。”
雖然劉永錫與邢夫人都把全部期望寄託在張博易的身上,但是張博易卻覺得壓力很大。
雖然在湖州之役表現特別卓異,但是他還是第一次擔任戰區統帥,指揮的王之仁、周之升、王普祥諸軍地位不比自己遜色多少。
而且更重要的問題在於他雖然只說清軍會向徐州發動一次大規模攻勢,但是根據他的判斷清軍發動的這次攻勢必然用盡舉國之力,畢竟對於清軍來說這可能是最後一次機會。
如果清軍不能在這次攻勢中拿下徐州並佔據優勢,恐怕以後也沒有任何機會,但正因為明白這一點所以張博易神情特別嚴肅:“看來李遇春的問題要儘快解決了!”
在他對面的淮安巡撫王之仁壓力更大,畢竟張氏兄弟的地盤都在他的轄境之內,現在南下的這支清軍雖然是以漢軍為主,但至少有四五十個營頭與牛錄,與張氏兄弟會合之後已經從王之仁手上奪走了沐陽縣。
雖然一個沐陽縣不算什麼,但是王之仁卻覺得羞憤難當:“沒錯,不解決泗州的李遇春,咱們接下去恐怕幹什麼都束手束腳,張天祿、張天福著實可恨!”
按照張博易與王之仁的謀劃,首先解決泗州的李遇春會起到敲山震虎、殺雞給猴看的作用,甚至能起到引蛇出洞的效果,但是誰也沒想到江北明軍才剛剛開始行動,張天祿、張天福兄弟就斷然降清,而且清廷第一時間派出大軍支援張氏兄弟。
結果就是形成現在這個夾生飯的局面,但是張博易反而下定決心:“不管建虜怎麼反應,一定把李遇春這顆釘子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