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風八萬裡> 第一百零六章 起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六章 起義 (1 / 2)

只是金聲桓再怎麼討厭這位大明承天皇帝,但還是得按原先的謀劃把劉永錫請進城來再說,因此他只能再次派人把這隊騎兵看管起來:“這件事你們要格外用心!”

只不過金聲桓也狠下心來說道:“反正不管越人派多少前鋒過來,我們都要好好招呼,不能讓浙江那邊失望!”

既然他打定主意見好就收,自然是先下手為強,即使不能把劉永錫身邊這八九百精銳全部解決,至少也要解決一小半。

只要他耐著性子與劉永錫周旋,劉永錫即使自己不進城,這手下八九百精銳肯定會入城,而在這個時候城外傳來了一陣騷亂,金聲桓與身邊的將士發現劉永錫這一回是真要入城了,紛紛都鬆了一口氣。

只要劉永錫肯入城,那接下去主動權就掌握在南昌這邊,金聲桓甚至交代了一句:“到時候千萬不要手下留情,只要拿下了越國公死活不論!”

只要解決了劉永錫,不管是活的劉永錫還是死的劉永錫,南昌城這邊就佔據了絕對優勢,只是金聲桓這話立即引來了質疑:“昌國公,這話您就說錯了,承天皇帝陛下驅逐建虜成就中興功業,我等怎麼能有這種不敬的想法,我們還是一起出城迎接陛下吧!”

在這個節骨眼上,是誰說這樣的傻話?

但是金聲桓是神色大變,他已經聽出說話的是他反正時特意請來的弘光朝重臣姜曰廣:“姜相公,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姜曰廣是南昌新建人,曾經是弘光朝的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可以說是南昌府排名第一位的縉紳,在地方上號召力極強,金聲桓、王得仁反正時辦的第一件事就是請來姜曰廣共襄盛舉。

只是誰也沒想到姜曰廣會突然理直氣壯地跳出來反對金聲桓:“昌國公,我的意思已經說得很清楚,既然承天陛下承天出世,咱們江西就不應當逆天而行!”

金聲桓已經注意到姜曰廣身邊還站著不少文武官員,特別是那些江西本地出身的文武官員與縉紳幾乎都被姜曰廣拉過去,他頓時知道事情麻煩了大了:“姜相公,越國公是劉孔昭之子,而您出身東林!”

姜曰廣可以說是東林黨中的重要人物,弘光秉政時他與馬士英、劉孔昭可以說是鬥得不可開交,所以金聲桓只把希望寄託在這上面。

可是姜曰廣的看法卻完全不一樣:“此一時彼一時,而且陛下與誠國公雖為父子,卻獨力成就中興事業光復漢家山河,今日昌國公執意抗拒國兵,到時候必然是玉石俱焚後患無窮,甚至影響到中興事業的成敗。”

姜曰廣說到這,不僅出身江西的官員、縉紳深表贊同,就連許多跟隨左良玉多年的武將都有同感。

在他們眼中看來金聲桓與劉永錫對抗完全是自尋死路,他們既然能打隆武朝的旗號自然就能打承天朝的旗號,而且承天朝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比隆武朝更顯得如日中天。

隆武朝現在的局面完全是金聲桓、何騰蛟支撐起來,而承天朝卻是獨力擊敗了幾十萬建虜光復了大江南北,金聲桓這支部隊當初根本不是大清軍的對手,現在遇到比大清軍戰力更強的越明軍肯定是第一時間易幟。

畢竟過去一年時間之內,金聲桓這支部隊已經數次變換旗號,甚至還打出大清國的旗號並剃髮易服,現在再換一次旗號也無所謂。

因此金聲桓雖然還在咆哮之中,但是已經有人站出來勸說這位昌國公:“昌國公,陛下已經答應您以後還是昌國公,這已經非常寬厚了,本朝除了誠國公之外就只有您一位昌國公了,您就不要多想了,跟我們一起出城迎駕!”

聽到這個聲音,金聲桓才知道自己為何失敗:“黃人龍,我金聲桓待你不薄!”

剛才勸說金聲桓的正是他派往越明營中負責談判的黃人龍,只是黃人龍雖然一向辦事糊塗,在大是大非的問題卻是異常清醒:“昌國公,若是建虜兵臨城下,我等自然願意與昌國公同生共死甚至玉石俱焚,但是進抵城下的是陛下親率的王師,那麼我等只要投效過去就是開國功臣,又何苦來個兩敗俱傷!”

說到這黃人龍越發得意起來,在這件事上他不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南昌舉義的最大功臣,而姜曰廣則是毫不客氣地說道:“昌國公,跟我們一起出城吧,您還是大明的昌國公!”

金聲桓已經注意到雖然自己身邊還有十幾名家丁,但是姜曰廣不僅帶來了幾十名文武官員而且他們身邊都是些陌生面孔並形成包圍之勢。

正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首”,自己想著怎麼樣解決劉永錫,而承天朝同樣懂得這個道理,第一時間就把自己這位南昌城主將控制起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