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面是一個漢人,肯定會覺得尚可喜傳遞的訊息近於匪夷所思或者覺得劉永錫太過荒唐,但英王阿濟格卻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操作。
畢竟這樣的聯姻在愛新覺羅家族的歷史上屢見不鮮,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大多數婚姻都是基於利益的聯盟,所以劉永錫納高氏為側妃並不奇怪。
阿濟格認為關鍵還是在於劉永錫讓高氏坐鎮荊州總督五省軍務:“照這麼說,現在荊州肯定會受到了流賊的圍攻?湖廣又要多事了!”
原本阿濟格以為何騰蛟根本無力整合數十萬流賊,誰也沒想到劉永錫居然會付出這麼大的自我犧牲與高氏聯姻,只是這樣一來首當其衝的就是鎮守荊州的幾千清軍。
吳三桂當即說道:“之前流賊一隻虎與高一功曾經率九營圍攻荊州最後無功而返,但是這一次情況恐怕會不一樣!”
雖然英王阿濟格一直想著儘早回師,在經營湖廣上沒有用太多心力,但在高氏與大順軍殘部的問題上他比任何人都要敏銳:“如果讓流賊拿下了荊州那就是天大的麻煩,流賊只是流賊,根本不足為患,但是他們如果拿下荊州就變成了土寇,而且他們還得到金華賊的幕後支援!”
李自成所部並沒有穩固的根據地,雖然帶甲數十萬卻只知一路流竄,這也是阿濟格只有八萬大軍卻能一路猛追二三十萬大順軍的緣故,但是大順軍如果與金華賊結合起來,恐怕荊州就會成為流賊的老巢,大清國想要奪回來恐怕要花費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力氣。
流賊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流賊將與金華賊結合起來!
而吳三桂同樣指出了這一點:“荊州如若有失,恐怕武昌也會有危險!”
阿濟格鎖緊了眉頭說道:“這位高皇后怎麼也是位美人,怎麼能這麼想不通居然跟劉永錫這些金華賊同流合汙為害天下!”
他倒是忘記了就在幾個月之前他還在對高皇后與大順軍殘部死追猛打一定要致之於死地,吳三桂當即幫阿濟格問出了最關心的問題:“英王,既然武昌有危險,要不要儘早派兵回援武昌?現在十萬大軍都堵在天門山前!”
阿濟格嘆了一口氣:“剛才豫王與肅王又寫信過來,說金華賊在蘇州動用了紅衣大炮,雖然李率泰還頂得住,但是好幾處州縣已經落入金華賊之後,博洛這真是害人不淺啊!”
他對於把三十多門紅衣大炮都丟給越明軍的博洛一直很有怨氣,而尚可喜卻是開口說道:“英王,您哪怕不派兵回援武昌也必須考慮上游,我這次過來一方面是通報高氏與流賊的動向,另一方面則是向英王請援!”
阿濟格沒想到尚可喜是來請兵的:“王孫藩與金聲沒這麼可怕吧?”
尚可喜苦笑一聲:“金聲也就罷了,徽州賊依附浙江為時尚短不足為懼,但王孫藩麾下有數千越明精銳,實在不好對付啊!”
阿濟格最怕聽到“越明精銳”這四個字,雖然這兩天他慢慢佔據了上風,但是對面的邢勝平總是能源源不斷變出生力軍,讓他不得不把最精銳的八旗軍派上第一線衝鋒陷陣,但是八旗軍上去雖然是鎮住了場面,但是傷亡數字卻大到阿濟格與所有滿洲貴族都無法接受的地步。
畢竟對於大清國來說,八旗將士才是真正的國本,折損太多會動搖國本,偏偏不動用八旗軍又鎮不住場面,畢竟除了八旗軍,普通的漢軍、外藩蒙古兵根本不願意頂著越明軍的槍林彈雨發動強攻。
而現在聽說江西方面又冒出來數千越明軍精銳,阿濟格越發覺得局面不好收拾:“看來非得回師湖廣不可,但是這樣一來豫王、肅王就危險,他們如果出事了,那湖廣也未必能守得住!”
吳三桂趕緊勸道:“英王,如果咱們這十幾萬大軍因為糧道被截堵在大江之上的緣故,那湖廣就根本沒辦法守!”
雖然在東西梁山這條防線阿濟格所部損失頗大,但對於十幾萬大軍來說這還是能夠承受,但萬一後方糧道出現問題那就不僅僅是損兵折將的問題,但阿濟格還是有些猶豫:“只要再堅持一下,我軍就能超過天門山與豫王、肅王會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