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風八萬裡> 第六十四章 高太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四章 高太后 (1 / 2)

多鐸覺得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就等著劉永錫往坑裡跳,但肅親王豪格卻是陰陽怪氣地說道:“豫王,你這是太高看這劉小賊了,以今天的形勢最佳選擇不在溧陽,而是大舉向西,太平府方向明軍最多就十個營頭,我們與英王東西並進,就是十個邢勝平都招架不住!”

豪格這話雖然說得刻薄,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確屬實情,邢勝平以東、西梁山為中軸組織防線,但這本來是南京外圍的最後防線,距離南京的距離不過兩百里,而南京現在卻掌握在清軍手裡,最佳選擇就是南京附近的清軍與英王阿濟格聯手形成東西並進之勢。

雖然邢勝平也在下游組織了一條防線,但他的主力都部署在西梁山為中心的防線,後方護衛就只能交給義軍、義師負責,雖然也有十個營頭的兵力而且其中有一半營頭有著越明軍的老底子,但對於豪格來說對付這些明軍自然是摧枯拉朽。

只是多鐸在這件事卻是跟豪格對著幹:“肅王是不是忘記了當初杭州之役的教訓?忘記杭州是怎麼失守,我敢保證只要我們一出兵,金華賊就直奔南京而來,現在這南京城內到處都是金華賊的內應!”

雖然現在張皇后、坤興公主與越明小朝廷都遷移到杭州,但是多鐸仍然按照習慣稱呼為“金華賊”,而且也確實存在他所說的這種可能性,洪承疇就說道:“平定江南的關鍵還是在金華賊身上,金華賊始終是心腹之患,用江寧府換邢勝平這筆買賣有些不合算!”

他很清楚如果清軍主力西進太平府,多鐸、豪格肯定會領兵親征,而留守南京城的責任肯定是託付給他這個漢人,而洪承疇既然有過降清的歷史自然也是貪生怕死之輩,總擔心虎視耽耽的劉永錫隨時可能打進南京城,所以更傾向於多鐸的方案:“而且英王會記著這份人情嗎?”

一說到英王阿濟格,就連豫王多鐸都在嘆氣,肅親王豪格就更不說了,這位英王阿濟格從來是目中無人,連攝政王多爾袞都很難調動他,豫王多鐸雖然是他的同母兄弟,但是阿濟格從來沒把多鐸當一回事,至於肅親王豪格這位政治上的失意者就更不用說了。

他們出兵太平府接應阿濟格多半是吃力不討好,阿濟格肯定認為他們是來打秋風的,但是豪格還是有點不放心:“萬一邢勝平憑藉天險擋住了英王豈不是天大恨事?”

洪承疇是官場老手,知道怎麼解決問題怎麼討好滿洲貴族:“我沒說不出兵太平府,派一支偏師過去牽制就行,若是豫王、肅王都親征太平府,別人還會以為豫王與肅王加在一起還不如一個英王!”

多鐸覺得這是個兩全其美的方案:“阿濟格有十幾萬大軍,邢勝平本來就擋不住他,我們再派一支偏師背後抄擊更是萬無一失,主要的精力還是解決劉小賊身上,偽越王劉永錫才是金華賊的靈魂人物,邢勝平這樣的人物金華賊還有很多,解決了邢勝平還有朱大典、張國維、王之仁、方國安,但是劉永錫只有一個,只要解決了劉永錫江南自然不難平定!”

雖然多鐸的說法有些誇張,但是洪承疇與豪格都很有興趣。

而在千里之外的荊州,大順軍中內部的矛盾又一次爆發出來。

雖然除了郝搖旗、王進才留在湖南繼續為何騰蛟效力之後,東西兩路大順軍都集結在荊州附近,這並不能解決“大順旗號還能打多久”與“大順旗號怎麼打”的問題。

“一隻虎,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的謀劃,你打著擁戴高太后的旗號實際完全為自己打算,我把醜話說在前頭,我也擁戴高太后,但現在還打大順的旗號是自尋死路!”

“李過,我們為什麼湖南跟何騰蛟一起合營,就是因為大順朝的旗號不好用!”

“是啊,再打大順朝的旗號註定是被明清兩國同時夾擊死無葬身,我田見秀死不足惜,但幾十萬將士與眷屬不能為我田見秀陪葬!”

田見秀在大順軍中是一個極有威望的人物,為人向來寬厚,雖然在西安殿後時因為“秦人飢,留此米活百姓”,不肯焚燬城內糧食導致得到補給的清軍很快追了上來最後鑄成了千秋大錯,但是他在軍中的威望依舊不減,大家都覺得他很有人情味。

現在田見秀這話可以說是許多大順軍將領的心底話說出來,雖然幾十萬大順軍殘部與眷屬都集中在荊州附近,但是大順軍的旗號已經打不下去了,前不久一隻虎李過親率李友、高一功、馬重禧、張能、楊彥昌等九營圍攻荊州,但是打了整整半個月都是一無所獲。

只是人稱“一隻虎”的李過仍然沒有放棄,他覺得不能放棄大順這面旗幟,但這也是他成為眾矢之的的原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