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於耿仲明的這些重甲步兵本來就行動緩慢,現在馬隊一跑就徹底被包餃子了,劉永錫的騎兵們並不急著收拾他們,而是在用弓箭、鳥槍反覆轟擊之後再饒有興致地發起衝擊,但只是衝擊了一個回合,這些重甲步兵就徹底崩潰了,紛紛跪在地上投降。
但是更早崩潰的是吳兆勝的綠營主力,這些清軍根本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這麼一支勇不可當而且人多勢眾的明軍,特別是看到牛錄額真阿山的八旗馬隊都招架不住轉身逃跑,這些新附綠營兵毫不猶豫地全線潰敗,逃跑的速度遠遠超出了邢勝平的預期。
邢勝平雖然親自帶隊追殺,但是綠營兵逃跑的速度太快,吳兆勝至少帶著一半綠營兵倉皇逃走,邢勝平只抓到三百多個俘虜而已。
這一仗雖然未獲全勝,邢勝平卻是興奮到差點從馬上摔下來:“建虜不過如此,八旗精銳不過如此!”
劉永錫與邢夫人那邊也是同樣的歡呼聲:“八旗馬隊原來就是這麼一個水平,不過如此,不過如此!”
實際上這支清軍哪怕是吳兆勝的綠營都稱得上精兵勁旅,舊明軍在大清的新軍事體制爆發出的戰力可以用煥然一新來形容,在臨淮鎮的攻擊之下能堅持到現在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表現
而劉永錫馬隊這邊的局面更是有些難堪。
臨淮鎮投入戰場的馬隊加起來差不多有七百騎,而牛錄額真阿山手上的總兵力不過兩百餘眾,而且參戰主力還是耿仲明所部,其中還有一部分是耿仲明入關以後招募的新軍,但是直到牛錄額真阿山撤出戰場之前,雙方的死傷幾乎相當。
雙方在騎兵上的差距可以說是不止差了一個檔次,但是劉永錫身邊官兵都覺得打了一場空前大捷。
畢竟劉永錫這支馬隊成立的歷史不到一年時間,而牛錄額真阿山麾下的騎兵往往都有著幾年、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馬上廝殺的經驗,他們的騎術與廝殺本領遠遠勝過了臨淮鎮馬隊。
但是不管清軍有著多少優勢與缺點,最後的獲勝者都是臨淮鎮,他們不但把兩百多名潰軍都收容下來,而且打得清軍八旗勁旅全線崩潰完全控制了戰場!
八旗勁旅,不過如此!
在這一場惡戰之前,官兵們普遍有畏敵情緒,都覺得八旗勁旅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個個都是三頭六臂一樣的怪物,而經歷了這一戰之後,官兵雖然承認八旗甲兵都是天下間數得著的精兵,比劉澤清、劉良佐這些老對手都要強得多,但卻有一種“不過如此”的感覺!
原來八旗勁旅都會被打得抱頭鼠竄,八旗勁旅也會大敗而歸!
雖然參戰的主力是吳兆勝的綠營兵,但是官兵們卻把參戰的清軍都當成了八旗勁旅,原本的畏敵、悲觀情緒都煙銷雲散,一個個都在那自吹自擂:“退下來的都是我們自家兄弟,一定要把徐州退下來的弟兄都收容回來!”
雖然這一役臨淮鎮傷亡頗大,但是考慮到之前收容下來的幾支高傑餘部,大家並不覺得有多大損失反而覺得賺了甚至是大賺特賺,而邢夫人更是在馬上大聲激勵大家:“沒錯,都說八旗勁旅天下無敵,但是今日試過成色之後才知道不過如此,這次大家都用多些力氣,我絕對不會虧待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