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劉永錫當即答道:“不過是再弄一條船的事情,咱們一起走便是,只是這次恐怕要委屈一下太康侯,一路上暫時聽我安排!”
只是劉永錫卻沒想到張國紀卻有著進一步的要求:“小誠意伯,你且先聽我把話說完,我的家丁都交給你排程,銀子交給你,你想怎麼花都行,你讓我怎麼出面都行,但是我還有一個非常過分的要求!”
過份的要求?劉永錫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您還有什麼要求?”
張國紀嘆了一口氣:“我有一個女兒,我這輩子最對不起虧欠最多的一個女兒,我要帶她一起南渡,嫣兒如果走不了,我也會留下來跟她一起渡過人生最後的時光!”
雖然太康侯沒細說他這個女兒的身份,但是劉永錫與趙掌隊都第一時間知道張國紀準備要帶自己最寶貝的女兒張皇后一同南下,而且這是他唯一的要求,但這個要求也讓劉永錫覺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因為那是懿安張皇后!
這位張皇后雖然不是本朝皇后,而且已經深居冷宮十七年,但是當今聖上的皇位既然得自於熹宗天啟皇帝,而且在今上登基的過程起到了至為關鍵的作用,因此她自然在理論上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崇禎皇帝不但把她視為皇嫂而且還加了“懿安皇后”的尊號。
如果懿安張皇后能同太康侯一起平安抵達南都,那麼在南都的政治鬥爭之中劉永錫這個小團體就有了不敗金身,劉永錫可以借用懿安張皇后的身份解決太多他始終想不到解決辦法的問題。
但張皇后的身份也比太康侯敏感一百倍,如果說護送太康侯南下是劉永錫吃了豹子膽,那麼護送懿安張皇后南下就必須有著自尋死路的勇氣。
而且懿安張皇后常年深居大內,大明朝宮禁極嚴,今上又特別多疑,別說是太康侯本人,就是皇后、貴妃的生身之母進宮見女兒一面也是千難近難,本朝這麼多年只有周皇后與田貴妃的母親能有比較多的機會入宮。
田貴妃的母親之所以能有幾次入宮的機會,還是因為有一次田貴妃在宮中無意彈琴被今上發現,今上向來多疑,總覺得這件事背後有什麼陰謀,就在問田貴妃在家時到底是誰教授她琴藝,而田貴妃當即答覆是自己母親所教授。
而崇禎皇帝毫不客氣地搞了一個突然襲擊,第二次就把田母請進宮來當面對質。
而事實證明田貴妃沒說謊,母女對彈也成就了一段佳話,正是因為這件事田母才有了多次進宮的機會。
但這也說明崇禎皇帝是何其多疑的一個人,雖然他的皇位得於兄長朱由校,而且在登基的過程張皇后可以說是出了大力氣,但是他對皇嫂張皇后的猜疑可從來沒少過,前幾年更是因為幾句無心之言逼得張皇后差點自諡。
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太康侯就覺得虧欠女兒實在太多偷偷哭了好幾回,所以他才決心不惜賭上自己一切也要帶上這個自己最對不起的女兒一同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