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錫讓滄州新兵乘船南行,卻讓老兄弟們輪流走陸路隨馬隊一起南下,過去遇到這種事肯定有人跳出來抵制,但是現在老兄弟們卻是搶著與劉永錫一同南行好讓劉永錫時時刻刻看到自己的表現。
誠意伯府這支船隊很快進入山東境內,而在船上快要悶壞的滄州新兵也終於有下船散心的機會,只是史朝立卻是看出了其中的門道:“娘娘,這些滄州新兵既然已經到了山東,就只能硬著頭皮跟著咱們一起南下,小誠意伯果然是好算計!”
滄州一役之後,張皇后繼續深居簡出,保持著一種近於神隱的狀況,但因為大家很少見到張皇后,才會覺得她如同天上人,一致認為她是這支船隊高高在上的第一人,下一次再見到張皇后恐怕又是擂鼓督戰的決勝場面。
只是張皇后雖然很少露面,但是她對整支船隊的狀況卻是瞭如指掌:“史奉御是說如果當時不讓這些滄州新兵上船,恐怕現在他們已經跑散了?”
史朝立對這些小花招可以說是瞭如指掌:“那是再明顯不過了,人離鄉賤,無緣無故地誰願意離開故土,可他們既然已經拿了小伯爺的安家銀與軍餉,又是本鄉本土,隨便往路邊一鑽咱們根本找不到人,可是上了船就不一樣!”
史朝立這麼一說張皇后已經全明白:“看來咱們這位小誠伯人不僅僅是用兵厲害,辦事也很老成!瑾然,你怎麼看?”
坐在一邊的俏麗小宮女瑾然也覺得劉永錫是極難得的人才:“那就看娘娘準備什麼時候登壇拜將?正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史朝立聽到小宮女這麼說心底是勃然大怒,他覺得這是國家大事關係社稷存亡,他身為內臣尚且不敢多嘴,瑾然一個小宮女居然也敢到張皇后面前大言不慚視國家大事為兒事,把他的風頭都搶光了。
但是史朝立也知道這個小宮女是張皇后身前的紅人,因此只能強忍怒意等著張皇后勃然大怒。
只是張皇后對於瑾然的回答不怒反喜:“瑾然說的確實有些道理……但是小誠意伯還欠了一點誠意,天天讓我吃醃馬肉是怎麼一回事,雖然現在不同於往日,但是小誠意伯既要把事情想明白,還要懂得怎麼做人!”
說到這張皇后不由笑出聲來:“什麼時候小誠意伯不但不送醃馬肉過來,而且天天來求我召見,我就什麼時候登壇拜將。”
說到這,張皇后突然開心起來,她在想著天天召見劉永錫的場景。
船隊繼續南行,只是過了德州之後又是另外一番場景。
一路行來,城郭廬舍俱是丘墟,荊棘滿目,白骨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