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一早,葉不凡提著魔劍“念鬼”揹著麻袋出門去了,他要在叢林中尋找一種植物,或者是說會動的植物。
這種植物並不難找,由於他在這裡生活了有段時間了,對周圍環境非常熟悉,在行進了大約半個小時後。
葉不凡便已經找到了他這次的目標,一種生的彷彿一枚被半埋在地上,放大了十多倍的墨綠球狀一般的植物。
當然,只能姑且稱做是“植物”,因為它實在是與外面九洲上的它差距太大了,它通體一片墨綠色,表面佈滿了許多類似花苞狀的瘤狀物體。
事實上,葉不凡對於這種被稱為“豬籠球”的並沒有從本質上進行過專門的研究,畢竟,在外面的他是一位大少爺,並不是一名學者。
他只知道,這種植物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當其遇到來自外界的強烈刺激時,比如有某種生物一口咬了上去,試圖將它當作一頓美餐時。
那麼,它便會產生一種應激機制,它身上那些花苞狀的東西會開啟,噴射出一種極其味道鹹苦的液體。
這種液體本身並沒有什麼毒性,只是異常的容易腐蝕皮毛,並且具有非常強的鹹苦味氣味,能夠在短時間內散發強烈的刺激性味道驅散那些想對它圖謀不軌的生物。
就算味道散去,身上鹹味如附骨之蛆一般難以清除,哪怕用水用力磋洗也很難將其除去。
正因為如此,叢林中的許多妖獸對這種“豬籠球”避之惟恐不及,生怕沾染上了洗不掉的麻煩。
實際上,這正是豬籠球用來保護自身安全的一種手段,而在葉不凡看來,這種具有鹹味的液體,恰恰便是一種最好的食鹽的來源,正好需要為過冬製作肉乾。
葉不凡先是從地上挑了一塊略大的石塊拿在手中,向後退出了一段距離,他目測了一下,這個距離足以讓豬籠球的液體噴射不到自己的身上。
之後,葉不凡手中的石塊猛的丟擲,旋轉著重重的打擊在了豬籠球的表面。
葉不凡砸的很重,以至於將其表面的一個“花苞”,都砸癟了一個,白色的液體瞬間溢了出來。
與此同時,受到突然襲擊的豬籠球立刻有了反應,向著葉不凡方向的幾個“花苞”同時張了開來,一股股白色的漿液猛烈的向他噴射了出來。
葉不凡在丟擲石塊的瞬間便又緊接著後退了幾步,看著那些白色的漿液急勁的噴射在距離自己幾步遠的地方。
猛烈的噴射過後,豬籠球便偃旗息鼓了,也許是認為吃了虧的敵人不會再來騷擾自己,畢竟要儲存一些液體,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托里球並不會一次射光自己儲存的所有漿液。
葉不凡等一會後,手中再拿起一塊石頭,換個方向,然後,他輕手輕腳的小心走進豬籠草的身前,再次猛力將石頭扔了出去,再次砸在豬籠球身上。
再次受到襲擊的豬籠球再次有了反應,向著葉不凡現在的方向的幾個“花苞”同時張了開來,一股股白色的漿液,再次猛烈的向他噴射了出來。
但葉不凡再次遠遠的躲了過去,等它停止噴射,再換個方向,再用石頭砸它,讓它不斷的噴出液體,這樣來來回回幾次後,豬籠球便萎靡不振了,連顏色都變得有些枯黃。
現在的天氣很乾燥,冷風吹過,地面上那些被噴射在地上及枯葉長草上的漿液,便很快的晶化,葉不凡將它們刮起來,好生放進一個竹筒裡。
將地面上的結晶都收拾乾淨後,葉不凡滿意的笑了笑,繼續尋找下一個豬籠球了,就這樣葉不凡一整天都在幹砸豬籠草的活。
次日,清晨。
提拉著半麻袋土,葉不凡小心的鑽出了洞穴,這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每天都將自己這個洞穴開挖的更寬敞一些。
日積月累,整個洞穴已經被他開拓的大了一倍,約有二十五平方的空間左右,已經算是相當的寬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