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藍氏的三家雜食鋪子正式開張了。
蔣家的鋪子四分五裂,還在一片混亂之中。蒼家的鋪子都按部就班,不見什麼特別的動靜,福祥新轉出起的三個鋪子就成了人們的焦點。
張大年也是個能幹的,利用了人們愛看熱鬧的心理,把鋪子開業前的氣氛做的足足的,關於鋪子開業前十天有買有送的訊息早已經在寧縣都傳遍了。
寧縣的人們幾乎都知道了‘藍氏雜食鋪子正式開張的十天之內,每一鋪子裡賣出的前五十碗蘿蔔乾,搭送一碟醃火腿;前二百碗蘿蔔乾,每兩碗送一碟火腿,前五百碗,每三碗搭送一碟醃火腿。之後,蘿蔔乾和火腿都賣十五文,再無搭售。’的訊息。
熱熱鬧南的到了七月初七,一大清早的藍家鋪子門口就人頭攢動,大家守在了門口,等著鋪子下板,把搶在那前五十名之內。
藍家的鋪子言出必行,各個鋪子的管事們都親自守在前堂,認真的執行著新東家制定的銷售策略。
僅僅用了三天,藍家承諾的每個鋪子送的二百二十五碟火腿就全被送了出去,相應到他們每個鋪子也收到了七千多個大子,摺合銀子二十五兩。
張大年欣喜的捧著三家鋪子收來的七十五兩白花花的銀子,虔誠的送到了藍家兄妹的面前,他在福祥的鋪子裡呆了多年,清楚的知道這三天二十五兩銀子的銷售意味著什麼。
即使像福祥這樣的百年老鋪子,在沒有過年過節的日子裡,能有這樣的銷售都不不常見到的,而換了招牌的藍家雜食鋪子竟然做到了,這讓他徹底的知道了自己的選擇沒有錯,跟著藍家鋪子,他張大年會大展拳腳的。而這一次誰也輕易的就趕走他,因為這個鋪子也有他的一份!
早在生意火爆的第二天,小石頭又趕車回了一趟松坡屯,除了給爹孃送回這個好訊息之外,又帶了一批蘿蔔乾和火腿回來,確保了鋪子裡的貨源能源源不斷的供應。
隨著買蘿蔔乾送火腿肉的活動結束,品嚐到了蘿蔔乾和火腿肉美味的人們又陸續的回到了藍家的雜食鋪子,單獨購買蘿蔔乾或者是火腿肉,而火腿肉尤其受大家的歡迎。
這個時候,藍家雜食鋪子門口又架起了大鍋,雲芳又帶著雲華和桂花親自給大家示範火腿的各種做法。
除了可以直接蒸了吃之外,火腿還可以做湯或者炒菜,可以用辣椒、大蒜、青蔥等炒著吃,也可以用沙鍋煮熟,湯色清亮、味道鮮甜,肉質紅嫩細膩,與蒸著吃相比,又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風味。
藍氏雜食鋪子門前再次排起了長隊來。
藍氏雜食鋪子就這麼在寧縣家喻戶曉了起來。
這一天,雲芳打發人用五十兩銀子換了一萬五千個大子,然後和哥哥大山、姐姐雲華兄妹三人一起又回了松坡屯。
因為,在那裡有他們欠的鄉親們的錢,他們賒欠的大肥豬如今已經成了美味的醃火腿,有一些甚至已經被吃進了人們的肚子裡。
爹正在家裡等著他們呢,賒欠豬肉的事用的是藍家信譽,現在他們的火腿賣了錢,是該到了還錢的時候,也到了維護藍家的信譽的時候了。
當時,雲芳曾經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本子,上面記錄了當初賒欠以及宰殺大肥豬的情形,爹也在腦子裡記住了所有賒欠給他們大肥豬的人家。
當時的時候他們每一頭大肥豬付了二十文錢的定金,還欠了八十文錢,說好了是過年前付清的。
在爹的帶領下,大山、雲華和雲芳幾個帶著大子,挨家挨戶的把錢送到了人們的手裡,一共一百八十四頭大肥豬,涉及了八十七戶人家,藍家人足足送了一天,才算把賒欠大肥豬的錢都還給了大家。
藍家人提前半年就還上了賒欠大肥豬的錢,同時和大家預定了今天餵養的大肥豬,只要大家願意,他們承諾願意用每頭一百五十文的價格收購大家的大肥豬,並且不再是賒欠,而是付現錢。
同時,藍家人還承諾,今年會大量的收購水蘿蔔,兩斤就給一文錢,都快關上往前豬肉的價錢了。這一下,不用別人在說,大家就在自家合適的地裡種上了水蘿蔔。而此時,正是種蘿蔔的好時節,藍家的承諾不遲不早,剛剛好。
一時間,鬆鬆坡屯一帶,人家說起的最多的就是藍家了,在加上之前藍家請來了老神醫免費為大家治病的事情,在大家的眼裡、口裡和心裡,藍家就是這一帶最仁義、帶最受尊敬的人家了。至於李子溝的小地主早就被人們排到了藍家的後面,儘管他們家的錢也許比藍家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