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藍家人的喜悅之中,臘月二十六閣溝大集的日子到了。
由於是一年之中最後一個大集,大人們都趕集去採辦年貨,這一天也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一般都能從自家大人手裡討個幾個大子,拿到集市上去買些糖果和鞭炮,還有各式各樣新奇的小吃食和花花綠綠鮮亮的新衣裳,即使沒有錢買了來,就是過過眼癮也是高興的。
閣溝大集日子裡,人們起的都格外的早,天色還剛矇矇亮,大人和孩子們就都起床了,說說笑笑的開始提前做早飯,準備出門穿的最體面的衣裳。
而松坡屯離著閣溝大集比較遠,有馬車的人家早早的餵飽了牲口,預備著藉助畜牲的腳力高高興興的去趕這一次年前的盛會。
菊大娘沒有食言,一大早就打發著李永拴趕著馬車趕來了松坡屯,這時候藍家一家子也是剛剛吃了早飯而已。
看到李永拴上門,最高興的就是大山了,他臉上帶著大大的笑容,笑意直達眼底,他高聲招呼著迎了出去。
因為這是幾天和和菊大娘商議好的事情,藍家也就沒有矯情的推辭,除了爹要留下來看家之外,一家子都高高興興的上了馬車。大山和李永拴投緣,自告奮勇的坐在了另一側的車轅上,和他一起趕車。
隨著一聲響亮的鞭響,馬車‘得得得’的啟動了。
一路上,遇到相熟的人們,大家都興高采烈的打著招呼,相互詢問著過年的年貨準備的情形。
李永拴臉上也始終帶著憨憨的笑容,不知道是被大山的熱情感染了,還是臨來前他娘囑咐過他什麼,又或者他自己心中有了某種主張,反正這一天的李永拴和上一次來時不同了。雖然他還是話不多,但是臉上憨厚的笑容卻一直沒有消退,而偶掃向雲芳的眼神裡帶著些意味不明的探究,遇上雲芳大方的迎上來了眼神,他立即閃爍著錯開了眼去。
菊大娘已經去往閣溝大集的岔路口上登著了,遠遠的看到馬車上的藍家一家子來了,她立即高高的揚起了胳膊,帶著笑意招呼道,“這兒呢,這兒呢,我在這兒呢。”
聽到菊大娘招呼,全車的人都笑了起來,娘更是馬上高高的應起了聲來,“老姐姐啊,我們讓你久等了,這大冷的天,你在家等著就好了,我們拐個彎去接上你不更好。”
“老妹妹啊,”菊大娘看著越來越近的馬車,笑著說道,“我這是想法幹閨女呢,在哪裡等不是等啊?再說了我打發了永拴去接你們,我在家裡收拾了一會,也剛趕到這來。”
菊大娘說話的功夫,永拴已經趕著馬車穩穩的停在了菊大娘的面前,他憨憨的喊了一聲‘娘’,菊大娘衝著他點了點頭,然後就抓住了雲芳伸過來的手,就著她拉扯的力道上了馬車。
“還是芳丫頭貼心,”菊大娘滿足的似乎輕嘆了一聲,親親熱熱的坐到了雲芳的身邊,“來,挨著乾孃坐。”
“拜了你這樣的乾孃啊,才是芳兒丫頭的福氣呢,”娘笑著說著,把腳往一旁放了放,讓菊大娘坐的更舒服些。
“乾孃,風涼呢,用這個搭搭腿。”雲芳乖巧的拿起了一旁放著的一個半舊的毯子,搭在了菊大娘的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