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薦該學生去貴校攻讀電腦科學,他是一名人工智慧領域的天才。”
隨後便是他的親筆簽名。
可能這就是業內教父級人物寫推薦信的方式吧,一字值千金。
內容是什麼根本無所謂,一點廢話都不帶,甚至只需要看那最後一個親筆簽名。
提交完申請資料沒多久,孟繁岐就接到了李彥弘的電話。
“怎麼樣,數學家,最近在忙什麼方向呢?”李彥弘打電話來當然不是為了寒暄,而是想要打探一下融資入股孟繁岐新公司的的可能性。
“目前是計劃先做一個相機類的App。”孟繁岐當然清楚李彥弘無事不登三寶殿,既然對方不明說,那就跟他一直打太極,繞彎子。
“相機App?”李彥弘眉頭緊皺,這下他徹底是暈了。他以為孟繁岐要搞AI創業,這相機App有什麼可做的?
但出於對孟繁岐技術能力的信任,李彥弘最終還是沒能繃住,以關心為名義,開口暗示了一下融資的可能:“如果有什麼資金上的問題,隨時聯絡我都可以。”
“也就是先做一個簡單的App試試水,要不了幾個人。”孟繁岐心中暗笑道:“要是產品做出來有人關注,肯定少不了要跟李總合作。”
這倒也不是套話,白度現在和天網專案深度合作,孟繁岐可以接受白度入股一部分,只是比例會嚴格控制。
他不排斥稍微融一兩次,不過不可能是如此早期。
因為資金他是完全不缺的,需要的更多的是平臺和對方的人脈關係。
比如天網專案,透過白度的關係去切入,比自己一個個去找地方官員要快太多。
再比如企鵝和阿狸系的移動支付,如果不讓兩家稍微入股一部分,自己的人臉技術是沒法在兩個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上長久留存的。
不過即便有這個想法,在App有熱度之前談融資也太早了,現在能談下幾個錢?
那可太便宜他們了,這時間怎麼也得往後拖一拖。
電話的另一端,李彥弘結束通話之後心裡也如明鏡一般,知道這小子心裡的算盤是想出成績之後再談價格。
“唉...還是當時開價沒開夠。”李彥弘一廂情願地如此想著,如果當時自己開出天價,說不定就真把他簽下了,哪還有如今這麼麻煩的事情。
他怎麼也想不到,重生人士連谷歌的分成合約都是一年一簽,又怎麼會因為幾個錢就一直給他賣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