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AI教父> 第27章 造謠容易澄清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章 造謠容易澄清難 (2 / 2)

至於效果如何,群眾們信不信,那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羊書記,要麼我們還是讓付院長把這個學生帶來吧。”

“是啊,這種事情我們說再多,也不如當事學生說幾句來得有用。”

“我們一所大學,保護不好自己的學生,難道還要學生露面去保護學校嗎?”羊書記直接叫停了這種論調,在他看來,不管學生因為什麼原因休學,學校都有沒有做好的地方。沒有給與足夠的支援。

現在學校有輿論上的困難,反而要去麻煩學生出力?羊書記覺得自己丟不起這個人。

與此同時,孟繁岐正在前往主樓的路上,他本來沒有圍脖的App,為了這件事還特意下載了一個。

開啟圍脖的評論區,發現裡面大多是一些被調動了情緒的吃瓜網友。

“哇,我們的教育問題真的很大啊,太守規矩,講規則,沒有創造力。”

“要麼怎麼說我們總是出不了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真正厲害的科學家呢,都是被這種教育的方式給扼殺了。”

“太悲哀了,有這樣的好苗子卻不知道培養,讓人都休學了。”

把孟繁岐看得非常無語。這個時間點雖然很多網友們已經反應過來了網路公知的無恥和雙標,但仍舊處於過渡期,容易被公知忽悠。

再過個幾年,公知這碗飯就沒那麼好吃了。往往是網友放出一些段子和假新聞來釣公知的魚,看他們的笑話。

這種動不動就反思的邏輯,著實是太離譜了。說到科學創造,就說華國人太守規矩,說到什麼生活習慣,社會禮儀,又找些個例,說華國人太不受規矩。

只要有一個華國人行為不恰當,就可以推論全體。而看待外國人則反之,只要一個外國人做了好事,則就是體制,民族的優越性。

這本質上其實就是一種莫名其妙的自卑,並且自己跪得久了,還見不得別人站著。

整天憤世嫉俗,將自己的一切失敗都歸咎於國家或者其他原因。

在各種社會事件下大刷“悲哀”,然而實際上並不關注後續,也不在乎事情是否得到了解決和改善。

就比如這些人在這次事件裡,看似是為了自己伸冤鳴不平,覺得自己明珠蒙塵。

但實際上極少有人會真的關注自己,自己為何選擇休學?休學是否更有利於自己出成果?研究成果是否和學校的教授合作產出?

這些都不是他們關心的事情,他們所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抨擊,抒發自己心中鬱憤的藉口罷了。

這麼多網友反思了幾千樓,只有少數網友真的開啟這篇論文看了看,可惜他們的評論都被壓在了很下面,無人關注。

孟繁岐無力地嘆了一口氣,對於這樣的事情,實在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因為他很清楚,大部分人罵過一句之後,就再也不會看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