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讀的時候由於通訊和計算機類其他專業選課混雜在一起,唐璜又對模式識別燃起了興趣,一番思索之後,把專業轉向了AI影象相關的方向。
換了專業讀碩,畢業回國後正巧又趕上18年左右AI起飛的當口,成了風口上的豬,截到2023年的時候稅前收入已經逼近百萬。
真要論起來,孟繁岐改方向去學AI,九成是被這小子給影響的。14年他醒悟過來工作和現實的問題,早早準備考研,倒也有個好去處。只是後來終究還是覺得不喜愛這個專業,不想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那段時間他與唐璜聊了良多。思前想後覺得做一個程式設計師不用東奔西走,倒也是個不錯的出路。尤其AI相關的多個產業智慧化自動化既有趣味,未來又有前景,而後兩人便一起讀了不少論文,跑了些程式碼,把簡歷包裝得像是那麼回事。
1718年這方向不像23年就業的時候那麼卷,講究計算機純血出生,講究什麼985,211,QS前一百,加上電氣電子又都是臨近專業,倒也沒人在意他原本的專業學的是什麼。
“不喜愛自己的專業,不瞭解自己的專業倒也正常吧。我們高中的時候受到的所有教育都是,要專注於學習,補習,刷題,取得高分考入知名大學。”孟繁岐還在十年一夢的恍惚當中。
他工作的那些年沒少因為缺少足夠的電腦科學基礎知識吃虧,別人早就熟知的東西他要惡補。
“專業選擇,人生規劃,職業路線,其實和高考相同重要。只可惜我們當初遠遠缺乏足夠的思考和投入。”唐璜玩手遊的動作停滯了一下,似乎感覺到自己的室友今天怪怪的。
但這件事其實也是他一直擔憂的,“我還是覺得專業前幾才能換專業這個規矩太離譜了。兄弟我就是學不進去這個專業,學不會這個專業才想換專業。結果想換專業還得考前幾名?要真能學這麼好,兄弟還換個屁咧。”
習慣了職場生活的孟繁岐,如今猛地聽到室友熟悉的吐槽,不知為何竟覺得有些感動。但感動歸感動,嘴上自然還是不能饒人。“你小子一學期分給學習的時間加起來就考前三天,能學好才是有鬼了。”
說起來,孟繁岐剛入學的時候,一宿舍六個人,大家相互寒暄,論年齡分了大小。閒聊的時候愣是沒有一個說得出自己為什麼要選這個專業的。
“大家都是為什麼讀了這個專業?”這個問題一出,幾人皆是心照不宣地哈哈大笑。
只是大一初見的時候自然是笑得開心,等到工作幾年再回想,事情就顯得有些愚蠢了。
“說白了還是雞娃去高考容易唄。”唐璜倒也沒多想,繼續順著話頭吐槽道,“讓孩子好好學習多輕鬆,人人都能做到。可真要深思熟慮,考慮家庭情況,社會發展等諸多因素,挑選個好的專業,那可就難嘍。”
“人家父母也有理由說的,別的父母帶的是什麼孩子?都是考京華大學燕京大學的。你這什麼水平?他唐璜什麼的都在想著隨便挑專業,他能挑嗎?沒這個能力知道吧。”一旁的球迷劉旭見唐璜整天不思進取,還想著換專業,便馬上借如今正火的足球範之毅大將軍段子嘲笑他。
“再這樣下去要掛電機了,掛完高數掛電機,再掛電路,接下來沒課掛了。臉?臉都不要了。”
“哈哈,這個哏玩到現在還沒膩啊?真有你的。”唐璜絲毫不以為意,他平時最愛嘴毒,自己自然是身經百戰,練就了一副厚臉皮。“別吹了,今晚LOL還是DOTA2?搞起了呀。”
孟繁岐聽到這話又是一陣懷念。大一的時候宿舍裡就屬他們三個網咖去得多,唐璜中學是玩DOTA2的,自己和劉旭玩LOL。三兄弟關係這麼好,到了網咖總不能分道揚鑣,各玩各的。
彼此之間經常遷就一下,一起戰鬥,俗稱雙修。
“今天玩DOTA2吧。”孟繁岐想起2018年AI和冠軍隊伍OG的那一場大戰,便選擇了DOTA2,說起來,前世自從唐璜出國之後,自己就基本上再也沒碰過這個遊戲了。
下課後,走在前往食堂的路上,孟繁岐把手臂往唐璜的肩膀上一搭,有些意味深長地說道,“你說有沒有可能有一天,我們三兄弟組個隊把DOTA2的TI冠軍給贏了?”
唐璜對天發誓,他真的沒有想到孟繁岐這時候是認真的,並且不到四年的時間就成真了。
話又說回來了,即便他知道這是四年後的事情,他也絕對想不到是用這種方式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