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五十章 圍剿海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章 圍剿海賊 (2 / 2)

艾柯搖頭嘆道:“利縣劉氏乃是漢室宗親……”

何白聽了默然,不想漢室宗親之中不僅有劉虞這般的長者,劉備這般的嫋雄,亦有利縣劉氏這般的一方豪霸。看來日後得到青州之後,需得對其進行處理一番。

何白思及雖身處北方,亦要有一支水師才行。那海盜管承手中有兵有船,或者是自已水師的最初兵馬來源。於是出言問道:“那海賊管承麾下有多少船隻,又有多少賊人?我可派兵為你了結了他,算是對你義募億萬巨資的獎勵。”

艾柯大喜的拜謝道:“多謝國相大人的大義襄助,那管承麾下有賊人七、八百人。船隻二十數艘。其中有乘百餘人的大型船鬥艦一艘,乘五、六十人的中型三翼船五艘,乘三十人的小船蒙衝十八艘。”

十月末,樂安國利縣的劉氏家主聽聞北海都昌的艾氏,再度大肆召攬民夫,準備煮海為鹽時,頓時大怒。立即派人下書尋找一向在黃河口附近活動的海賊管承,想請管承多殺幾個北海賤民,好震懾住北海的鹽商,讓樂安利縣劉氏的鹽業遍及整個青州大地。

管承得信之後,不由一樂,只需隨意的走上一番,殺死殺傷數十人鹽丁,將又有一百金入手了,這批買賣倒也輕易的很。最近聽聞新任渤海太守袁紹,有招兵買馬作亂之意。鹽糧一項必定緊缺,或可劫些海鹽來轉賣袁紹,可得大利也。

管承有此想法不差,世上有幾人是天生的賊人。需知管承起初也是良善之民,因故土東萊長廣縣縣令無良,這才被迫成為海賊。雖然為賊,也多會以求利為主。但管承也算盜亦有盜,不願侵害東萊鄉民,才遠至樂安一帶討活。

管承於蓼縣時而為賊,時而為商,兩者之間的轉換倒也輕易。管承不敢為禍甚烈之故,便是心中還保有一份招安為民的善念在。希望有遭一日能夠得到朝庭的招攬,復為良民爾。彼時的自已有人有錢,或可為故鄉的豪強也,彼時有誰又能再害自已。

管承立即召來麾下的大小頭目與兵丁,駕駛大小戰船出海望東南而去。北海都昌沿海一帶距離管承所在的大河入海口蓼縣不近,有七百里的海路。快船沿海岸而行,每日可行三百餘里,因此需要兩日的時間才成。第二日在利縣沿海得到了劉氏的賞金之後,又稍做補給,便再次望東南而去。

來到北海都昌,管承於一處小海島暫時落腳,派出一首走舸前往斥侯。只見沿海一線有數千民壯婦孺,密密麻麻的在海岸邊上割草架材、支鍋燒水,正是此時最為流行的熬海煮鹽法。其中並未見有持械的護兵保護。

管承得報之後,不由冷笑一聲,青州沿海一線但有自已在,想讓誰安,誰就能平安;想讓誰亂,誰就遭至禍亂。北海鹽梟在遭至數次的破壞與殺戮之後,還敢偷偷摸摸的熬鹽,實在是利慾薰心,膽大之及。今日必叫其知曉我管承不許他熬鹽,他便熬不成鹽。

管承當即駕船靠岸,命七十名海賊看守船隻,自領七百海賊前往截殺鹽民。為免打草驚蛇了,管承麾下船隻距離熬鹽處有七、八里距離,一路摸來,捉到幾個砍柴的婦孺便一刀殺了,直到熬鹽處也還未被人發現。

管承望著數百步外忙碌的鹽民們,與一筐一筐的海鹽大樂,看樣子至少有三百石的海鹽,差不多是一日的熬鹽量了。這三百石海鹽,一石八百錢,賣與渤海的話,將又是二十四金入手矣。

眾海賊大呼一聲,露出噬血的目光,齊齊舉刀朝鹽民們殺去。鹽民們被突來的海賊所嚇,皆呆呆的望著殺來的海賊發愣。直到海賊逼近,這才瘋狂的出聲發喊,窩蜂般的朝著反方向逃亡。

管承一馬當先,砍翻一名跑得慢的鹽民,大叫道:“只許追殺五里地,便就退回。”眾海賊齊齊應喏,海賊雖然兇悍,可也懼怕有大軍來剿,必須殺一番就要退兵了。

不等海賊們復追,只見鹽民們突然跳出數百持槍矛的壯漢,快速的列起陣來,更有一名手提雙錘的大漢大叫道:“北海大將武安國在此,管賊哪裡去。”

管承大吃一驚,不想北海鹽梟們竟然請來了北海郡兵暗藏於鹽民之中,這下可糟了。管承不及打量四周的敵情,當即大叫:“有官兵埋伏,速退。”說完又當先朝後退去,海賊們多是機敏之輩,哪裡不知情況如何,齊齊一個轉身就逃。

只是四周突然間雷鳴大作,又如海潮席捲而來,響聲陣陣。管承在百忙之中轉頭四顧,只見四周無數的騎卒也不知從何處冒出,三三兩兩的開始聚攏,朝著眾海賊合攏而來,數目不下千人之眾。

管承一聲悲呼大叫,兩條腿哪裡有四條腿奔行快,海賊唯有在近海、大河之中才是王者,上了岸後哪裡是騎卒的對手。而此時距離停船處尚有六、七里地,哪裡能夠逃得出騎卒的追殺。

當一隊百人的騎卒在前方聚攏攔路,準備衝鋒之時,氣勢洶洶的高頭大馬頓讓管承心膽俱裂,立即撲倒在地,大叫饒命。七百海賊在後望見,又見千騎瘋狂賓士而來場景,並不比海嘯的威勢稍小,也如管承一般心驚膽顫的跪地求饒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