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眼旁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眼旁觀 (2 / 2)

然而得意的何進根本不聽,一意要趕走董後,任其自生自滅。不想董後風塵赴赴的回到河間國境內,在又氣又恐又思念劉協的精神交錯打擊之下,終於在驛站之中病逝了。

現在的何進是黃泥掉進了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逼迫毒死漢靈帝親母董太皇太后的謠言猛然四起。更有謠言說何進不但謀害了董太皇太后,還欲效仿王莽事,想要謀奪漢室的整個江山。

謠言之猛烈之突然讓何進措手不及,等將漢靈帝葬於文陵之後。又將董太皇太后的靈樞歸葬於河間的慎陵。何進便就稱病不出,想暫時避避風頭,躲躲嫌疑,朝庭大權一時之間全部歸於到太傅袁隗的手中。

袁隗於是大肆的提撥袁氏門生,更將河南尹袁術提撥為虎賁中郎將,統領虎賁禁兵。將袁紹提撥為司隸校尉,監督朝內的大臣與皇親國戚,以及京都附近的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河東、河南、河內和弘農等七個郡的官員。

只是袁隗雖然掌握了朝政大權,但在朝中並沒有得到來自皇帝與太后的支援,地位畢竟不穩。然而何太后沒有兄長何進在朝中幫助小皇帝與自已,心中頗為不安。

加之何太后本就不願以女流之身,親自應對朝中的百官與士人,如今更對太傅袁隗近時在朝中的動作十分不信任,於是重新起用了十常侍在朝中與袁隗爭權。

袁隗在沒有皇權的支援,不到一月時間,竟然就被政爭高手十常侍們壓制的連連退縮。不得已之下,袁隗有心將大將軍何進重新請出,共同參錄尚書事,重新執掌朝權。

然而剛剛利用謠言將何進迫退,眼見袁氏已經獨霸朝綱的袁紹又豈肯幹休。袁紹不欲讓朝政再度陷入宦官與外戚輪流執政,卻與百官、士人們無關的怪圈之中去。於是思得驅犬逐兔,兔死狗烹之計,欲要誘使何進將宦官誅盡。只要宦官一滅,區區無謀的何進又怎能鬥得過天下士人之望的汝南袁氏來。

袁紹之策,頓讓重新出山執政的何進陷入了兩難之境來。

“天明啊,袁本初對吾言說道:‘張讓、段珪等流言於外,言公鴆殺董後,欲謀大事。乘此時不誅除閹宦,後必為大禍。昔竇武欲誅內豎,機謀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將吏,皆英俊之士;若使盡力,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不可失也。’汝認為,此事能成否?”何進苦惱的揉著眉頭問道。

此時時間已到七月初了,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雒陽城中的政治角逐與爭鬥,讓在一側冷眼旁觀的何白歎為觀止。在歷史書中所看到的,畢竟沒有身臨其境看得過癮。

袁家的手段太過高明瞭,差點兒獨霸朝綱,還讓大受損失的何進對他們沒有半點的懷疑。要不是自已身為旁觀者,又有歷史的後續結果,方能從中看出一點什麼來。若自已與何進換位而行的話,指不定也被袁氏耍得團團轉呢。

何白長嘆一聲,問道:“大將軍與十常侍何仇?為何非要誅除他們?”

何進一怔,是啊,自已與十常侍何仇,為何要誅除他們?從前何太后因鳩殺皇子協之母王美人,而遭漢靈帝所惡,若非十常侍的上下奔走,何太后幾乎被廢。何氏一族的富貴當時皆聚在何太后一身,十常侍對何氏只有恩德,而無仇怨。

良久,何進方才遲疑的說道:“初張讓、段珪等流言於外,言吾鴆殺董後,欲謀大事。使吾差點喪失權柄,孰為可惡……”

何白大笑著搖搖頭道:“大將軍縱然喪失權柄於一時,可大將軍有何太后在,焉會一直閒居下去?昔日竇武被誅,那是因為桓帝陛下與其並無親緣關係。然而當今皇帝陛下乃大將軍之親外甥,天下誰人敢加害於你?莫不說謠言是否是他們所傳,縱是他們所傳,他們也只是為了自保罷了。大將軍不對他們心生惡意,他們就感激不盡了,焉敢害你!”

話音剛落,何白便為自已的多事而暗自大罵不已。何進不死,則外戚當道,朝庭不亂,這天下一時間也難以徹底混亂起來,自已對國家的設想也就難以實現了。

終歸是自已太過婦人之仁了,不忍親眼見到對已不錯的何進,慢慢地步入到死亡之途中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