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白不理會眾將的驚疑目光,開始自思起來。自穿越到東漢末年,雖然自已有著一定的野心,但是一直不確定自已是否真的能夠成就大事,所以一直還抱著一份投靠他人打天下的想法。直到此時,才決定徹底的打消那個念頭。
自已的優勢是什麼?何白想道:是超躍古人達兩千年的眼光與見識,在許多事物上,古人或者稀奇,但自已卻是見怪不怪了。某此事上古人眼中是大事,沒有解決的辦法。但在自已這裡,卻又不算什麼,歷史中總有差不多的事例可以仿照。
劣勢是什麼?便是何白本身的能力不強,在後世不過是名普通計程車兵。在奇謀妙計的智謀創新上,在朝庭政爭的政治眼光上,在召攬賢才與運用人才的手腕上,在與人交往的口才、情商與個人魅力上,這些都十分的欠缺。何白思來想去,自已又似乎只是一個當武將的才料,當不得掌控全國大局的帝王之才。
或許自已就與孫悟空一般,看著十分厲害,卻終坐不到玉帝的那個位子上。想到此處,何白不由又有些洩氣了。
想想天生有服人之能的劉備,有善於用人之能的曹操與孫權,有善於奇謀妙計的各大奇人異士,有善於陰謀詭計政治爭鬥的眾多朝庭大臣,還有一呼百應,從者雲集的袁紹等高魅力高聲望名人,自已真能憑藉眼光與見識擊敗他們嗎?
就在何白沉思之際,郭大賢部的輔兵已經消耗守兵消耗得差不多了,城頭的箭矢、石塊、包括人的氣力都差不多用盡,郭大賢終於決定派出麾下的精銳做最後一擊。
“精騎副統領還未休息好嗎?來人,傳令精騎速速前往預定之戰場,準備擋截尹氏之援兵,防上邱氏遁逃。披甲步卒可先行過橋,準備攻城之事。”
一騎傳令兵向著何白處而來,“主公,賊人有變。”李平急忙叫醒了何白。
何白一望傳令兵,又一望準備過石橋的披甲精兵,立即醒悟過來,叫道:“來人,速速擋住那傳令兵,就說我部這就行動,無需郭渠帥催促。”看來自已的自信心依然有所欠缺啊。何白搖了搖頭,暫時把思緒全部拋開,專注眼前的戰事。
一騎飛馬而出,奔去攔截那名傳令兵,不使其靠近,也不讓他有懷疑之機。何白則開始將騎軍分成三部,由善於指揮騎軍的李平、侯成為左右翼,各統三百騎軍,何白自領三百騎與成齊位於中軍,開始朝石橋緩步奔去。
看著眼前散亂準備過橋的千餘賊人,後背完全的暴露在已軍面前,全軍上下都露出了噬血的兇光。一騎在前的何白默默的計算著距離,眼看就要到達賊人身後兩百步距離,立即高舉大手止住騎軍。
隱隱感覺身後有不對的郭大賢,終於轉過頭來,從身後精騎的人頭空隙之中,打量了一眼逼近而來的麾下精騎。只這一眼,頓時讓郭大賢吃了一驚,感到不妙起來。
這哪裡是聚攏起來準備過橋的隊形?明明是分散開來,準備突擊的隊形。這精騎副統領是準備幹什嘛?是想要犯上作亂嗎?
不等郭大賢派出傳令兵喝問,整整九百騎卒已分成三陣三列。每匹戰馬之間都有四、五個馬身的間距,方便後排的騎卒衝鋒。前排與後排馬頭咬著馬尾,所差的只是錯開而已。
陣列剛成,何白立刻高高地舉起長槍,三陣三列九百騎卒立時用力的抽打起座下戰馬,右手緊挾著一丈長的槍矛,對準了各自的目標,猛然衝去。
郭大賢頓時瞪大了雙眼,厲聲叫道:“該死,該死,那廝還真是叛亂了。傳令步卒暫停過橋,全軍列陣,拒矛防止騎卒衝陣。護軍立即轉向,隨我斬殺叛賊。”
郭大賢一連串的命令頓時下出,然而亂哄哄過橋的賊人們哪裡有太原郡兵的素質,一時之間全都愣住了,這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