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邊月滿西山> 第一百三十三章 文壇龍虎鬥【二十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三章 文壇龍虎鬥【二十一】 (5 / 9)

這次由狄緯泰提出,博古樓為大本營的“三新”之風,雖然最終未能被世人長久接受,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長期統治問道的死板。尤其是對通今閣的地位,衝擊極大。

博古樓本一蹶不振,但經此之後,卻是能和通今閣分庭抗禮。

但改朝換代,何其容易?五王共治這般前所未有的方式,卻又顯得元氣不足,西北有草原王庭,疆域未齊整。東出大海,還有云臺。漠南的滿族部落,也虎視眈眈。

故而身處邊界,深知疾苦的博古樓中人,滿懷憂憤,求新求變,在短短時間內,創作了大量反應現實人間的文章,就連徐斯伯看了,都讚歎咋舌不已。

不過狄緯泰親自在《主張》中歸納出的“言之有物,詞必己出”八個字,卻無論南北,被讀書人廣泛接受。

“徐閣主,既然在下借您一步說話,卻是就該更加坦誠,也望您不必如此兜圈打機鋒,有話直說為好。”

鹿明明和常憶山等人,於問道一途,繼承了先前的優良並大力說的創新發展,從而開創南北雙文宗的新局面,自己也躋身於“文道七聖手”之一。

當然,在這之後,通今閣也有過不少次反擊。一是由徐斯伯所偏好的“闡道”論,但奈何過於說教,反映現實人間就變得狹隘。後其又提出那“趨怪走奇”論,卻使得文章晦澀難曉。失去了普通人的流傳,也未能掀起什麼大的風浪。直到他收了平南才子林鴻朗後,此人以期短小精悍,極為犀利,為通今閣爭回了些許顏面,算是增添了幾分光彩。

他也知曉這狄緯泰應當是有極為嚴肅、要緊的事,不如暫且聽完,至於同意與否,那是後話。

“在下覺得此次‘文壇龍虎鬥’,宜快不宜拖。”

徐斯伯聽罷,長嘆了一口氣,隨即轉頭看向狄緯泰,示意其繼續說下去。

方才還以“年兄”相稱,此時卻又是“徐閣主”,這般轉換,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

徐斯伯問道。

“砍去其他一切累贅,直接入最後的辯題。昔日龍虎鬥,你我都需要在最後作文一篇,視為結束。但今日這王府中,險象環生,移動頻繁,還是不要風頭過盛微妙。”

狄緯泰說道。

“狄樓主此言何意?”

不過心中卻覺得,這“文壇龍虎鬥”終究是不能再如此寄人籬下。無論是博古樓還是通今閣,都應當在五王之王,另尋個去處。唯有如此,才可做到至公至允,給天下讀書人帶來一場真正的盛會!

兩人一路交談,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正殿。

狄緯泰說道。

徐斯伯思忖了片刻,終究是點頭應承下來。

“老夫見過三位王爺,可都安好?”

徐斯伯年長狄緯泰幾歲,率先開口說道。

定西王,震北王那,平南王,三王已正襟危坐。

看到狄緯泰和徐斯伯二人龍行虎步,走入大殿,紛紛起身相迎寒暄。

震北王上官旭堯不喜這樣的場面,只是笑了笑,彬彬有禮的打過招呼,便重新落座。

平南王張雅山則看了看站在他身邊的歐雅明,一言不發,反而後退了半步,讓歐雅明更加突出。

“安好安好!能見到二位大賢,就是不安,也好!”

定西王霍望說道。

“歐家主謬讚了,若論茶道,在下在徐閣主面前,當真是班門弄斧。”

狄緯泰十分謙卑的說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