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歷史軍事>三國:季漢劉璋> 第487章 經略關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87章 經略關中 (2 / 3)

長安,縣寺。

“遷徙百姓一事,荀卿做的不錯,功勞甚大,亦是辛苦非常。”劉璋出言撫慰荀攸道。

在當下遷徙百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遷徙的百姓,往往會在路上折損大半。如歷史上曹魏經常遷徙百姓,造成大批百姓倒在了路上,於國於民,皆是大害。

而荀攸主持的遷徙百姓一事,依次遷徙,前後安置妥當,遷徙的百姓並沒有出現大的病患,也沒有因為遷徙勞累折損太多的人,這就非常難能可貴了,可見荀攸是下了苦力的。

面對劉璋的誇讚,荀攸拱手謙遜道“此臣分內之事,談不上辛苦,也沒有什麼功勞。”

“卿過於謙遜了。”劉璋道。

談及遷徙無當飛軍、氐人一事,荀攸拱手通稟道“明公,眼下已經入冬,臣意暫時停止遷徙百姓,待到來歲春暖花開,氣候適宜之時再行遷徙。”

“這是自然。”劉璋點頭應道,接著他垂詢了一句“武都、陰平的氐人,可遷徙多少到扶風、天水地界。”

荀攸斟酌一二刻後道“據武都太守王謀上表所言,武都、陰平當可遷出兩萬餘戶氐人,當然,這些是歸化較深的氐人,非是茹毛飲血、漢化不深的氐人。”

劉璋頷首,氐人雖是號為蠻夷,但很早就不再逐水草而居,而是如同漢人一樣種地、耕耘,且由於和漢人毗鄰而居,沾染的更高文明的漢風,文化習俗逐漸向漢人靠攏,脫去了蠻夷的習氣。

說到底,漢羌同源,其中氐人也算作漢人的一個分支,生活習性都與漢人相似,是以農業為基本生產生活方式,而不是傳說中的遊牧民族。

所以劉璋前面同荀攸商議的時候,除卻遷徙青羌之屬的無當飛軍的妻小到關中來,同時決定遷徙武都、陰平二郡漢化的氐人到關中,用以壯大關中的人口,使得關中早日興盛起來。

“還需謹慎相待,梟除氐人中的豪傑和渠帥,分居大種的氐人部落,使其部落零散,隔絕開來,和漢人雜處,以變易其風俗。”會議的最後,劉璋叮囑荀攸道。

雖說遷徙到關中的氐人漢化程度較深,但是劉璋卻是不會放過再小的隱患,他對遷徙而來的氐人做出了分化的措施,以求化夷為夏,使得遷徙到扶風、天水地界的氐人,儘快歸化為漢人,和漢人無異。

當然,劉璋並沒有將興旺關中的根本寄託在無當飛軍和漢化氐人上,他最看重的是返回關中的三輔流民,這些人才是關中興盛的根本。

如今荊襄和漢中這些較近的三輔流民大多返回了關中,而流離到關東和蜀地的三輔流民,由於路程遙遠的問題,還未來得及返回關中。

等到關中離散的流民基本上返回關中,關中之地,就將以漢人為大頭,青羌之屬的無當飛軍和漢化較深的氐人作為少數,關中的基本盤就穩定了下來。

第二日。

官寺中,劉璋一如既往的忙碌著,此次隴右之戰,耗費錢糧、戰死士卒,各項內容,每一項他都需要統計出來。耗費的錢糧需要入帳,戰死士卒的家屬需要撫卹,都是劉璋需要應對的事情。

……

許都。

“公義一路慢行。”曹操親自於城門口送別張任,淮南即已平定,壽春也被攻下,張任到了返回關中的時候。

“多謝司空。”張任向著親自送別自己的曹操拱手謝道,而後他翻身上馬,就此領著麾下士卒踏上返回關中的道路。

‘可惜。’望著張任漸行漸遠的背影,曹操神色黯淡,惜乎如此忠義的猛將不為他所用,而是歸屬他人帳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