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歷史軍事>三國:季漢劉璋> 第487章 經略關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87章 經略關中 (1 / 3)

冀縣。

在掃平隴右、輕取河西后,駐足冀縣月餘的劉璋踏上了返回長安的路子,此刻冀縣的城門口,劉璋囑託起了送行的彭羕、段煨二人。

“卿等今各為兩千石,望能用心任事,鎮撫隴右,不使隴右為吾所憂。”

經隴右一戰後,彭羕為劉璋從兵曹提拔為天水郡太守,而寧輯將軍段煨為劉璋拔擢為隴西郡太守,各居一郡,鎮撫一方。

其中作為劉璋心腹的彭羕擔任天水郡的太守,把控隴右戶口最多,也是最為富庶的大郡,如此一來,劉璋對隴右就能放心多了。

彭羕和段煨,二位新晉的兩千石,齊齊拱手向劉璋應道“臣等必不負明公所託,當鎮撫一方,無有災禍。”

劉璋點頭,隨即他翻身上馬,在親衛精騎的簇擁下,向著東方而行,至於彭羕、段煨等送行之人,則駐足原地,目送劉璋遠去。

穿過陳倉狹道,劉璋一行抵達了陳倉,在陳倉歇息了一夜,劉璋一行繼續向長安行去,一路上,但見原本土地荒涼、人物雕零的關中,卻是多了幾分人氣,也多了幾分煙火的氣息。

此中的緣故,劉璋卻是知曉的,蓋因今歲以來,聽聞到關中安定,兵災消解的三輔流民,紛紛踏上了返回關中的道路。

故土難離,鄉音不改。

三輔流民或是從荊襄之地返回關中,或是從漢中之地返回關中,有如潺潺流水一般,匯聚在了關中大地,抵達了流民心心念唸的故鄉。

此外,除卻返鄉的三輔流民,劉璋遷徙百姓的政策實施,也為關中增添了一份人氣。

在今歲,即建安二年,雖是劉璋方有事於隴右,忙著征討韓遂、宋建,並著手吞納下了河西,可關中的經略卻是一刻也沒停下來過。

遵從劉璋的施政方陣,留守長安的主簿荀攸、長安令張既等人,將蜀地遷徙而來的無當飛軍的妻小安置在了三輔,除卻無當飛軍的家屬,武都漢化較深的氐人也被遷徙到了三輔。

當然,今歲由於戰事的緣故,遷徙的人數並不是太多,如蜀地遷徙來的無當飛軍戶數不過五千戶,離的較近的武都氐人,則是有萬餘戶被遷徙到了關中。

算起來,目下有一萬五千戶,計有六七萬口的青羌和氐人之輩入居了關中,這是劉璋從主簿荀攸處得到的資料詳情。

戰事加上遷徙百姓,對於錢糧上的消耗極大,雖是蜀地富庶,可也是吃不太消。這裡說來多虧了劉璋留守成都的長史王商,勸率益州大族,使各出錢糧供給軍需,於其中出力不小。

另外南中之地前面得到安定,又有李恢、楊洪等善於治政的官吏經營,每歲供給金銀、耕牛等物,對軍國大事也是頗有助力。

‘該消停一歲了。’從陳倉啟程,向著長安而行的劉璋,感受著漸起的寒意,冬月將近,說不好一場大雪就不期而至,他露出了一個念頭。

自興平元年以來,無歲不徵,雖說劉璋每戰必捷,無有不克,然府庫空竭,士民疲敝,頻繁的戰事對士庶黔首的生產和繁育都有極大的破壞。

於是乎,來歲的建安三年,劉璋將止息兵戈,修養生息一年,能不動刀就儘量不動刀,能透過外交解決的問題儘量透過外交解決,與民休息,無為而治。

一路東去,寒意漸深,當劉璋抵達長安城下時,零碎飄搖的一場小雪已然落下,平地上積雪開始堆積,枯草敗木,多有為淺淺的積雪所掩蓋者。

“明公此去西行,掃定隴右、鎮撫河西,誅殺韓遂、宋建等逆賊,聲威震於戎狄,宇內為之欣悅,卻是辛苦非常。”主簿荀攸頌揚著劉璋的功勳,在城門口領著長安令張既等人齊齊向著劉璋施禮。

望著出迎的荀攸、張既等人,劉璋翻身下馬,上前握住荀攸的手道“非是卿等安定後方,不絕糧饋,吾安能有此成就……這隴右、河西蕩定的功勳,當與卿等共享。”

於一份歡快的氛圍中,劉璋攜手荀攸踏入了長安城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