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話語講完,荀攸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對王爵一事不是十分的上心,沒有像校尉李休那一票擁護的人一樣展露笑顏,而是皺著眉頭討論著王爵的事情。
亂世之中,他人的好意臨門,多半要細想好意之下,究竟是藏著怎樣的盤算,不然被人賣了還幫別人數錢,數完錢還向別人致謝,那就蠢不可及了。
面對曹操下的這一步子棋,看似好意,實則惡意滿滿的妙棋,荀攸思索起了謀畫這招妙棋的人物,他自覺下棋之人甚是不凡,智謀當不下他也。
‘當不是出自堂叔文若之手。’
荀攸否定了荀彧是下這招妙棋的棋手,他對這位堂叔很是熟悉,荀彧存著一份忠漢之心,不會去做戕害忠烈的事情來,尤其是他的明公劉璋為國討賊、誅除李郭,於朝廷社稷立有功勳,荀彧斷然不會給出這樣一條計策,對劉璋下黑手。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荀攸半眯起了眼睛,他打算等會議散後,同劉璋討論一下在許都安插間細的事情,好對許都的朝局走向能把握一二。
只是說是間細,但安插在許都的人,也不一定只能在陰暗的角落裡去刺探訊息,間細也可光明正大的立身於朝堂之上,明面上是朝臣,暗地裡是他們的探子。
這裡說不得間細不用派遣,畢竟據功曹張肅所言,自曹操總覽朝政、把控大權後,上下公卿,多有人對曹操的所作所為不滿,以曹操不過是一介閹宦之後,出身不清不白的東西,也敢凌駕於眾人之上。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即是要襄佐明公爭霸天下、決一寰宇,敵情刺探、訊息往來必須順暢無阻,且能深入敵之腹心,對敵人的舉動能早些察覺,料敵預先。
‘許都,鄴城。’
荀攸在心中默默的給出了兩個優先順序最高的要點,許都,天子所在,鄴城,盟主袁本初所居,對於許都和鄴城的動向和舉動,必須有間細死死的盯著、傳遞最新的訊息到關中才行。
“文和,你意下如何?”劉璋點頭應下了荀攸的話,還是未曾做出決斷的他,向著賈詡望去,他想知道賈詡的看法。
“詡之所想,與荀君一般無二。”賈詡附和了一句,他極是認可荀攸的意見,正所謂智者所見略同,賈詡和荀攸二人的意見也就大差不差了。
不過賈詡還有一二點自己的看法“即是曹孟德把控朝局,有嘉賞明公為王的意圖,到時候天使往來,不管明公受與不受,都將為宇內所知,這是一招陽謀……明公就算拒絕了王爵之賞,但曹孟德的計策還是會成功,此無解之謀。”
“是以受與不受,唯明公定奪。”在說完自己的看法後,賈詡沒有給出王爵之封受與不受的定論,他滑溜的將決定權拋給了劉璋。
‘果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天子在手,妙用無窮。’劉璋聞聽到賈詡的話,他心中沉沉的感慨了一聲。
曹孟德假借天子的手,賜他以王爵,熟悉歷史的劉璋第一時間就明瞭,曹孟德這是把他放在火爐上烤,就像歷史上孫權暗搓搓的建議曹操早正大位、篡取漢室,曹操吐槽了一句孫權的不懷好意‘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