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行夢沒有被慧能的挑釁激怒。
哪怕在臺下的人眼裡,分明是佛子已經認輸,但姜行夢緊抓著不放,攻勢還越發狠戾。
臺下已經有噓聲和罵聲了。
姜行夢咬咬牙,知道若是眼下的局面不破,自己恐怕會聲名狼藉。
慧能佛子真狠啊。
他寧可自己受著凜冽的劍氣,也要姜行夢落下一個糟糕的名聲,之後誰還敢來挑戰姜行夢?
姜行夢若是主動去挑戰別人,恐怕也會被拒絕,這樣一來,她的積分只會保持不動,從而無緣半決賽。
姜行夢當即明白過來慧能佛子的盤算,不由得氣笑了。
她摸清了慧能佛子的意圖,便在心裡飛速地尋思破解之法。
……就好比朝堂之上,那些言官的死諫,傷了自己,贏了名聲,佔據了輿論的制高點,無能或是中庸的帝王,只能向臣子妥協。
但她姜行夢,從來都不是無能的、中庸的人。
她曾經在凡界時,不止一次想過,若她能參政,大魏那些各懷鬼胎的臣子,一個都別想叫她妥協。
這不是剛愎自用,而是君臣之間,本就是東風西風之爭,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但一個強盛的帝國,需要的是有決策能力的君王、聽從帝王號令但並非盲從的朝臣。
如果是她在朝堂上,遇到政令推行困難,臣子死諫,她會怎麼做?
……她會先假意妥協,而後趁朝臣不備,下罪己詔、哭太廟,道是自己無能,竟然不能推行造福百姓的政令,用輿論和禮法,壓制朝臣!
姜行夢想到這裡,勾了勾唇,在慧能佛子再度引到她使出【玉不琢】時,忽而落淚,用的是承貴妃的哭法,梨花帶雨,叫人心憐。
而後,她總算是使出了自己隱藏不發的《他山劍法》第三式——【火不焚】。
她隨即調轉劍鋒,捅向了自己的腹部,在慧能佛子錯愕、震驚、惱怒的眼光中,緩緩勾唇一笑。
鐘聲敲響。
裁判道:“此戰,慧能佛子敗,姜行夢勝!”
臺下一片死寂。
片刻後,有人不解:“分明是兩敗俱傷,為何是姜行夢勝?”
裁判淡淡地看那人一眼,一板一眼道:“慧能佛子片刻前認了輸。”
有人不忿:“佛子認了輸,但姜行夢沒有停止攻擊!這不公平!姜行夢簡直是心狠手辣!”
然而他話音剛落,就見姜行夢將腹部的未悔劍拔出,頓時血流如注,而後微不可查地勾了勾唇,雙眼一閉,暈倒在地。
那人頓時啞聲,說不出別的指摘的話來。
紫微府另外三人卻是臉色大變,玉清戈衝上擂臺,顫抖著手想給姜行夢喂止血的丹藥,卻被姜行夢輕輕地拽了拽袖子。
玉清戈擰眉,剛想斥責姜行夢不愛惜自己,卻忽而發現姜行夢方才並沒有捅自己太狠,根本不至於暈倒過去,血流如注。
他掏丹藥的動作一頓,而後心領神會,抱著姜行夢走下臺,一路上,血跡斑斑。
玉清戈見狀,是真的心疼不已,一個大男兒,竟然就這麼紅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