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這些道理,李逸之忽然發覺,他以前所謂的武道信念,所謂的宏願,其實就是實現功德的過程,也是在讓自己念頭通達的過程。
明心見性是功,念頭通達是德。
李逸之確定武道信念,發下宏願,其實就是在明心見性。
而他去一步步的實現,便是讓自己念頭通達。
如果完成不了,則就是念頭不暢,修為自然無法增長。
甚至,如果有人能夠天生心念通達,不需要讀書,也不需要修煉,直接便可以立地成聖。
因為他的念頭中沒有任何滯礙,已經化身成道了。
這和佛家所言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實是一個道理。
只是,人生在天地間,有著各種牽絆和執念,就像是無數條繩索一般,牢牢地困在身上,掙脫不了,又如何能夠心念通達!
為什麼太古時期,道術昌盛?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那個時候的人心性淳樸,自然也就適合修道。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李逸之忽然想到了王陽明的這四句心學格言,不就也是在講功德之道麼!
知善知惡是良知,這是在明心見性;
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在修道。
只不過,王陽明作為儒家聖人,他要修的是善道功德,因而要‘去惡’。
這和功德之道並不違背,因為‘惡’,並不是王陽明的本性。
“大道萬千,原來殊途同歸啊!”
李逸之心中感嘆著,他閉目而立,神魂在快速膨脹著,劇烈跳動了起來。
他感覺到天地間似乎有著一個巨大屏障,牢牢裹在他身上,讓他看不清這個世界的本來面貌。
只是這以往無比牢固的屏障,在此刻卻像是紙糊的一般,被他一捅即破。
轟!
李逸之感覺渾身一輕,似乎有什麼桎梏在自己身上的東西,在瞬間消失了。
在這一刻,李逸之打破了生死,成就了鬼仙!
這一刻,生死不再恐怖!
許久,李逸之才睜開了眼睛,眼中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