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虞書> 第七十五章漫談傳聞窮家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五章漫談傳聞窮家行 (1 / 2)

四蘊告訴丐門的起源,如今傳聞之中,丐門起源於陳朝,當初陳太祖家鄉遭了災,陳太祖有一家死的就剩下陳太祖了。

當時陳太祖離開家鄉,四處乞討,這人在窮途,百厄纏身,陳太祖在隴右府的安平縣,當時還叫鎖裡州的地方感染了風寒。

這風寒,就算大戶人家,精心調養,尚且上還有性命之憂,更別說陳太祖無依無靠的乞兒了。

幸運的是,當時鎖裡有兩個乞丐,一個姓索,一個姓李,這索李二人遇上了倒在路邊的陳太祖,於是煮了一碗特製的藥湯,當天晚上,陳太祖就出了汗,這病就好了一半了。

第二天,索李二人離開的時候,陳太祖詢問了姓名,但是索李二人也沒有想著回報,但是後來,陳太祖當了皇帝,再次染了風寒,這宮裡的御醫救不了,陳太祖想起了索李二人,於是下詔請他們,這索李二人到了之後,果然是藥到病除。

當時陳太祖要封賞他們,他們說自己幹這個已經習慣了,陳太祖賞賜了兩個鈴鐺,這鈴鐺上面分別寫著八百兩字,含義就是他們兩人可以在陳朝八百州之內隨意討要,官府見到領導就要給他們錢。

除此之外,他們兩人還破例可以黃色的穗子,用來證明他們所言不虛。

兩人謝過之後,離開皇宮,才想到了生計是沒有問題了,但是沒有住處,於是他們就佔了河陽城承德門附近一處城牆,作為落腳的地方。

從來之後,他們二人廣收門徒,於是就有了窮家行。

陳士弘聽了之後,笑著說:“真是荒誕不經,荒誕不經。陳太祖是當過乞丐不假,但是陳太祖會請兩個乞兒看病,真是太過好笑。”

四蘊笑著說:“這一行傳言,多有不實,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傳說,還和你們讀書人有關哩。”

陳士弘也當做聽故事來聽,讓四蘊來談,四蘊說當時宣父困於陳蔡的時候,沒有糧食,到了快要餓死的時候,宣父讓子路前去尋找糧食,這子路找了兩天,找到了蘇冉的家裡,這蘇冉聽說了之後,告訴子路,這借糧可以,倒必須有一個條件。

子路詢問是什麼條件,蘇冉沒有立即回答,只是拿了一個破布袋子給子路,子路帶著這袋子回去之後,這開啟倒米,米一直倒不完,於是宣父有了這個袋子,就在也不用擔心沒有飯吃。

後來宣父杏壇講學之後,蘇冉出現了,告訴宣父,這有借有還,如今自己不愁吃穿,但是自己的弟子卻未必如此,於是以後自己的弟子來向宣父的弟子討要,宣父的弟子必須償還。

宣父答應了這個條件,所以這以後窮家行的人沒有飯吃,就可以找官府討要。

“真是聞所未聞,這蘇冉倒是卻有其人,不過卻是東西朝人,這和宣父隔了六百年了。宣父有何本事能向六百年後的人借米呢?”

“這些都是傳聞,當然蘇冉宣父之事固然荒誕不經,但是索李二人倒是卻有其事。”

四蘊告訴陳士弘,這丐門有幫主之後,索李二人的傳人卻皆成一夥,沒有入幫,原因很簡單,他們自認為自己是正統,他們用黃穗子,其他人礙於朝廷,只能用青穗子。

為什麼索李二脈能用黃穗子,也是因為這兩家勢力太大,從陳朝開始,歷代知縣都拿這兩家沒有辦法,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兩家同聲同氣,口號就是鎖幫裡,裡幫鎖,鎖裡是一家。

不過口號是這樣,但是擔任頭的缺一直是索家,索家所在的鼓房被稱作忠義堂。忠義堂上面掛著大行的虎頭牌和牛皮鞭,這忠義堂上供奉索李兩位祖師。

圍繞忠義堂,是兼顧各種的職能的住處,有牢房,賬房,客房,伙房,如同一個小山寨。

這索李二家可不是以乞討為生,他們主要謀生手段很多。

比如附近要舉辦紅白喜事,就必須請索李這群人去充當樂手,或者看大門,警告那些偷兒不要趁機來摸魚。最開始是約定好價錢的,不過辦完事之後,卻不一定是原價,若是不給他們的話,他們就纏著這家人。

纏著的方式很多,比如說商人,在商人的店鋪前面就表演,讓商人給錢,若是不給,就將那刀槍在門口晃呀晃,也不傷人,雖然看似無害,但是誰也不敢進來。

這不止一家做不成生意,旁邊幾家也會受到影響,這幾家自然勸說,息事寧人,於是商家迫於無奈,只能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