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點點頭,對於這件事,他還是記在心裡,只是如今時機還沒有成熟,自己還需要忍耐。
林泉一家人用了晚膳之後,在林泉寫書的時候,陳菁菁看著他笑,林泉不由詢問“菁妹,你笑什麼?”
“我覺得泉哥你今天很開心,我們一家人總算起了,不對,還有樂家姐姐。”
林泉搖搖頭,對陳菁菁說“關於這件事,菁妹你還是少提吧,岳丈大人,他心中對我很不滿了。”
“嘻嘻,父親大人只是擔心你不懂得收斂而已,他心中明白,按照你的官位,三妻四妾是難免的,只要泉哥,你有了新人,不要忘記舊人就好了。”
林泉還是搖著頭,詢問陳菁菁“菁妹,這些事情,你真的放得開嗎?”
“放得開又如何,放不開又如何,我捨不得離開你,而泉哥,你有不能只愛我一個。”陳菁菁聲音有些低沉,林泉聽到這話,也不願意再說。
這過了沒有多久,聖人再去找林泉,對著林泉說;“前些日子,朕和你談了邵康節,今日,朕準備詢問你,今日朕想要和你談談張橫渠。”
林泉說了一聲唯,他先談了正蒙這本書,對於張橫渠的關學,林泉瞭解不多,只是知道張橫渠推崇民胞物與,具體還有什麼,林泉也說的不是很清楚。
聖人也自然不滿意,詢問林泉說;“林泉,你似乎對關學似乎……”
林泉磕頭說恕罪,告訴聖人,按照朱子的近思錄還有《郡齋讀書志》記載,張橫渠一共有《西銘》《東銘》《正蒙》《易說》《理窟》《禮樂說》《論語說》《孟子說》《信聞記》《橫渠孟子解》《崇文集殺》《祭禮》《文集》等。
而到了為魏成帝的時候編撰的《張子抄釋》,張橫渠的書只剩下《二銘》《正蒙》《理窟》《文集》,而《文集》還只有兩卷。
林泉說自己家中所藏,張子抄釋也非足本,只有二銘,正蒙和文集一卷。這書有殘缺,自己想要了解關學,是在是有心而無力。
聖人這才釋然,對著林泉說;“你改日去名山去看看,若是能找到張橫渠的書籍,重新編撰一部張載集,也算對先賢有功了。”
聖人感嘆說;“朕聽聞,關學之盛,不下淮學,沒有想到這五百年後,張橫渠的學問,連林泉你這個飽學之士都已經難聞。”
林泉說關學衰敗有四個願意,一是張橫渠死後,沒有得力弟子傳衣託。
二是淮學、安學和荊學三足鼎立,三呂等弟子按照張橫渠所叮囑,依附淮學。
三是張恆求山步步言醇道高,陳朝世風淺薄,難以承之。
四是最重要的,狄人常常巡遊關內,人心惶恐,難以專研學問。
聖人聽後,對著林泉說“朱子言,橫渠乃是儒門根底最純之人,他曾繼絕學,如此先賢,朕當找傳人,繼其絕學。”
林泉三呼萬歲,心中總算明白,聖人找自己談這些是為了什麼了,聖人果然是不喜歡朱子的學問,想要把這些早就消失的理學學案給重新立起來。
林泉估計下一次,聖人差不多要自己找談周濂溪。
接下來林泉為了挽回自己面子,談了張橫渠的一些觀點,這些是從其他書知道的,儒生之間知道,但是聖人未必會知道。